<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云的抗日 > 第617节
    “你!”

    周至柔瞪他一眼然后喊自己的副官:“小王,把张参谋送走!”等小王将张荣亮拉走,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王海说道:“王师长,还是去见见吧,不远,就在航空楼那边。”

    王海脸上还保持着打人时的冷冽神色呢,他坚决的摇摇头道:“周主任,天上还有我好些个兄弟在打着转,随时有耗光燃油摔下来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你让我怎有心情去接受什么谢意?相关文件我已经交给了木处长,我看你们还是尽快签字吧,免得夜长梦多!”说完,他朝不远处站着的学兵飞行员还有学员们招招手:“都过来帮忙,我们得赶紧将零部件卸掉!”

    王海坚持不见何参谋长,周至柔正在左右为难,木剑蝶走上前来说道:“周主任,您还是看看我们总司令部的交割文件吧,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尽快签了。”说着,他将文件递过去,压低声音道:“我们总司令既然敢让王师长带队过来,那么就绝对相信他有应对一切危机的能力——大家都是抗日队伍,何必呢?”

    周至柔一想是这么回事,咬牙挤出两丝笑容道:“您说得对,兄弟我也是身不由已啊!”

    “了解,放心吧,等何参谋长弄清楚事情轻重,他绝对不会怪罪您的。”

    “这个——我看看文件。”

    重庆政府以前没少整从学兵军挖墙脚的幺蛾子,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无成功的先例。广州事变那次,重庆政府倒是偷得了几架白鳍豚,但是结果如何呢?就在小龙坎,那些苏联专家还没来得及登机探个究竟呢,狼牙就杀了过来,最终,军统在学兵军中多年苦心经营的谍特网被一网打尽不说,重庆政府在道义上还落个下乘——这些事,周至柔都知道,一念及此,他就知道何参谋长的算盘这回恐怕要落空了。

    第1791章 切为了抗战

    王海这边带着手下还有准手下帮忙卸载各种战机配件的时候,张荣亮避开众人视线于无人处在被他赏了一记耳光的左脸颊上自己又狠狠的抽了两巴掌,直将嘴角都抽出血来,这才捂着脸哭丧着脸进航空楼向何参谋长汇报:“参座,王海不肯来。”

    何参谋长此时正在心中酝酿见到王海以后要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说服他效忠党国呢,听见这话不禁一愣,反问道:“不肯来?”然后见他捂住脸颊,眉头一皱问道:“你的脸怎么了?”

    张荣亮早就等着他问呢,听见这话眼睛一眨黄豆般大的泪珠登时滚落下来。这小子演技实在不赖,眼中滚落泪珠,嘴上却欲盖弥彰的道:“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

    何应钦越发不悦,眉头皱得更紧,镜片后的眸子闪着寒光,严厉的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讲清楚——把手拿开!”

    张荣亮依言将手拿开,何应钦看见他拿半张肿成馒头也似的脸,镜片后的眸光更冷了,沉声道:“说,究竟怎么回事?!”

    张荣亮便“一五一十”的交代起来,称他将参座的意思告诉周主任以后,见周主任请不动王海,他便上前说了一句帮参座撑场面的话,谁料王海根本不买账,他激愤之下便骂了一句不识抬举,谁知道居然激怒了王海,后者不仅恶语相向还拳脚相交,而他为了维护参座和中央委员会的体面没有还手,结果就被打成这样了——“参座,有句话卑职不知当讲不当讲?”最后,他话外有话的说道。

    从渝中区赶过来的路上,何应钦认真盘算此事,便知道成功的希望极低。然却没料到王海会采取这样直接的方式来拒绝自己——拒不奉召也就罢了,居然还将自己的副官打成那样,这让极好面子的何应钦不禁恼羞成怒,心中对王海实在是厌恶到了极点。不过纵然如此,他却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冷静,知道这件事的底线在哪里。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却也知道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他双眼一瞪不耐烦的喝道:“说!”

    “我看王海等人心中根本就没有中央政府,咱们不如干脆把事情做绝,直接连人带机截下来好了!”张荣亮目露凶光的说道。

    何应钦先一愣,随即勃然大怒,骂道:“混账!这种话也敢乱说?滚下去!”

    张荣亮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还想争取,嘶声叫道:“参座?!”

    何应钦对他已经失望之极,再骂:“还不快滚!”

    张荣亮这才知道真没了希望,垂头丧气的应声“是”,灰溜溜的“滚”下去了。

    为了能够将王海等人留下,老蒋的亲信们没少出馊点子,比如利用那些交换学员再来个“广州事变”。然而何应钦只往两个航校跑了一趟,找几个学员浅聊了几句,便知道这一途根本就行不通。

    学员们要比那些在职军官单纯得多,他们是真正的愿意为了国家的抗战事业付出所有的。而学兵军又确实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抗击日寇的舞台,所以,不管他们在重庆的态度如何,去到广州,耳染目睹之下,还有多少人能够心向中央军,这实在是个未知数——这是其一。其二,在经历了一次小龙坎事件以后,有鉴于学兵军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杀气,重庆政府除了老蒋以外的高层中,不少人或多或少都胆寒了。

    而如果此时何应钦或者老蒋能够听到学员们和王海等学兵飞行员之间的对话的话,他们会庆幸自己没有实施这一招是多么的有先知之明。

    王海他们来到重庆的方式实在是太拉风了。五百多学员里面,即使以前有人对他们存在偏见,在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在亲眼见证了他们如何将小鬼子赶得像没腿的兔子一样四散奔逃的情景以后,对于他们将来的新部队,他们心中除了好奇以外就只剩下兴奋了。

    前面就说过,王海其实是个脾气很好,很容易接近的人。所以有学员在和他一起搬卸过一个大件的经历以后,就敢大起胆子和他沟通了。

    学员中有人早就听说过空中堡垒还有白鳍豚,但却都是第一次见到,所以话题首先便从空中堡垒开始——

    “将军,这就是空中堡垒吧?”

    “是啊!我们学兵军空军部队的主力远程轰炸机主力!最大航程六千公里左右、最大升限一万两千米……那边的看到没有?白鳍豚,我们的主力战斗机。”

    “加满油可以飞六千公里?那意味着能够对三千公里外的目标进行空袭?”

    “是。”

    “太棒了!将军,您说以后我们有机会开上这两种战机吗?”

    “当然,不过有个前提条件,你们必须是学飞行的,而且要能够通过考试。我们学兵军的飞行员资格考试可是很严格的。”

    “将军,我们不怕!”

    “哈哈,是吗?好了,任务完成,大家集合吧。我这架战机可以带八十个人,谁先上?”

    “我!”

    “我上!”

    “上面还有十一架呢,不急。你,对,就是你——你组织一下,筛选八十人出来。”

    王海在指挥学员们登机的时候,木剑蝶正陪着周至柔在清点刚才卸下来的“零部件”。周至柔一开始还因为何应钦会见王海这件事而有些心不在焉,但在看到那些“零部件”以后,确认其数量肯定超过了文件上标注的,他喜出望外的同时,不禁十分感动。连连向木剑蝶道谢,认为这批“零部件”来的太及时了。

    木剑蝶表现得很低调,一再表示他要谢的话应该谢欧阳总司令,又说学兵军是纯粹的抗日队伍,只要于抗日有益,欧阳总司令并不在意吃亏。

    空中堡垒来重庆之前都经过了改装,每一架机腹中都新安装了九十个塑料折叠小椅子。八十个学员在椅子上坐定并绑上安全带以后,王海站在舱门口对他们说道:“放心吧,待战败日寇的那一天,你们还会回来的。我希望届时你们都能够成为战斗英雄!”说完这话,他亲自为他们关上舱门,随即走向木剑蝶和周至柔,与他们互相敬礼,握手告别。

    爬进驾驶舱以后,他站着先向远处的记者还有民众们敬了个军礼,然后再挥挥手,随即放下了驾驶舱面罩。

    第1792章 有关第四师团的讨论

    王海他们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开始返航的,没了何应钦的骚扰以后,机场卸载效率激增,接下来的十一架空中堡垒卸货的速度加起来也就是王海那架用时的两倍而已。而就在他们踏上返航之路的时候,瓯江西岸,学兵军三路齐进,在薛长空的福警航空部队的支援下,再次向共荣军华南兵团发起了反攻。

    三路攻势,叶肇的学二军推进得最快。没有类似瓯江的大河阻隔,所处又是平原地带,他们以两个旅的坦克部队为先锋,半日下衢州,当天傍晚拿下龙游县,随即连夜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黄山,一路向建德市逼近。

    学兵军兵锋太盛,朝鲜伪军的第五师还有独立第十旅根本无力招架,而因为冈村宁次和新任华南兵团军事顾问团团长小野胜二有意放弃中小城市在大城市与学兵军展开决战,这等于直接给了棒子们“战略撤退”的理由,于是让学兵们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现了,往往他们这边才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呢,棒子们已经撒腿开跑了。至当天晚上十一点钟,学二军两部一部攻取了建德,一部兵临黄山,已经全面控制了北线战场的主动权。

    三路攻势,推进得最为艰难的是蒋光鼐和刘雨卿指挥的南线。因为隔着瓯江的原因,又因为台州乃是冈村内定的决战地之一,所以小野胜二格外重视。他亲自指挥防守,为了给其它方向的部队争取向台州集结的时间,小鬼子调集了台州、宁波一带所有的中朝伪军还有日本宪兵参与防守,又驱逐了大约万余中国平民勒令他们帮助修筑防御工事,在无法动用大炮和飞机的情况下,学四军强攻了一下午,付出了大约两千余学兵伤亡的惨痛代价后,蒋光鼐不得不下令暂停了攻势。

    中线,饶国华一开始推进得极为顺利,但在拿下永康以后却在武义县遭到了正向台州集结的大约一个半师的中朝伪军和大约两个大队日本宪兵部队的联手反击,时值天色已晚,考虑到大规模的炮击可能会误伤到城内的中国居民,饶国华在请示蒋光鼐以后,也暂停了进攻。

    学兵军这边刚刚开始向瓯水东线日军占领区发起进攻,小野胜二便向冈村还有军部做了报告。

    而因为日本军部下午刚接到指挥部设在武汉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关于学兵军航空部队大举增援重庆的报告,东条英机等人有感到攻伐云贵高原将变得艰难,便不禁对再放弃浙东南产生了动摇。

    小鬼子最担心的还是学兵军在占领浙东南前线机场以后,会更容易组织对日本本土的空袭。于是一番争执以后,东条英机指出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于“名古屋鼠疫事件”的惨剧,浙东南绝不可放弃,提议从中国派遣军抽调一两个常备师团、从共荣军台湾兵团抽调两万以上的朝鲜伪军支援华南兵团,不求重新夺回浙西南,但是一定要稳住瓯水防线。为了加强说服力,他最后说道:“有人总认为帝国可以用庞大的兵工规模抵消学兵军的发展优势,我觉得这个观点很荒谬。我们固然拥有传统兵工优势,但是请别忘了,学兵军从区区一个团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只用了短短的六年!诸君,你们有研究过学兵军的发展模式吗?我这段时间就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点成绩。我发现,学兵军的发展壮大和它占得的地盘是呈正比的,换句话说,只要给它足够大的地盘,那么它就能够成长为一头足以与帝国相抗衡的怪兽!所以,要真想用我们的传统兵工优势将学兵军比下去,我们同时必须限制学兵军扩大地盘!诸君,海南的形势有人关注过吗?说得好听一点,第四师团是牢牢的占据了海南西南沿海地区,但实际上呢?”说到这里,老鬼子刻意的“藐视”了米内光政一眼,等所有人都表示出足够的关注以后,这才继续说道:“三天前,泽田中将和我通了几份电报,诸君,第四师团的形势不容乐观啊,他们实际上是在学兵军的重重围困中苟延残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我们在座的某人身上,因为他的纵容,学兵军居然通过第四师团的那帮商贩后代向本土走私奢侈品——这与资敌有何区别?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以为,在守住浙东南以后,我们应该立即调集力量解决海南事态……”

    其实无论从哪一方的视角,日陆军大阪第四师团在海南岛上都是一个畸形的存在。学兵军这边就不说了,欧阳云留着它其实是别有用心,将来有大用的;那么从日本人的视角呢?陆军这边先是被蒙蔽了,而在发现异常以后却碍于面子问题只能尴尬的默认事实——第四师团总是阶段性的报捷,在陆军其它各方面部队对上学兵军零胜绩的情况下,这事实上已经成了陆军省的一块遮羞布——所以虽然感觉到有问题,可哪怕是为了向裕仁和国民有个交代,陆军省也需要它继续以畸形状态在海南岛存在下去,哪怕为此付出再多的补给代价也在所不惜。海军方面,因为该部在海南攻略中的糟糕表现一开始是不待见,接着是想藉那些“商贩后代”窃取学兵军的半导体元器件,最后则是想保留一块从海上进攻学兵军的跳板,于是山本五十六虽然早早就意识到其中有猫腻,却一直隐忍不发。

    东条不清楚第四师团盘踞海南岛的历史,加上他头脑简单也不可能进行深入的考虑,于是便出现了这一幕——仅仅在和泽田茂通了两封电报以后便自以为洞悉了一切,并将之当作了一次反击海军的机会,这才会语出惊人。

    发出这一长串的惊人之语,东条以为可以将米内光政一军,表情很得意,咄咄逼人的看着他。

    但米内光政作为一个活跃在日本军政两界的经年“老棍”,又岂是那么容易相与的?他短短的几句话就反击的东条哑口无言了——“大阪第四师团是属于陆军管制吧?难道说该部已经改为海军陆战队建制了吗?”

    这两句话的潜台词很明显——大阪第四师团既然属于陆军管制,那么陆军是不是应该对其行为负责呢?

    第1793章 国产化

    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泽田茂以前发回本土的电报通通的报喜不报忧,那么这一次,他为什么又要向军部“报忧”呢?

    原因很简单,单人雄的学五军对他们亮出爪牙了。

    泽田茂并不傻,从一开始的彷徨失措及至后来的无可奈何,再到最后的笃定,他很好的把握了第四师团在海南岛的定位,所以当黑田诚一郎为首的士兵开始和学兵军私下做交易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顺势推了一把。然后,在欧阳云和他的默许下,第四师团就以比较另类的方式占领琼西南沿海地区了。

    老鬼子有察觉到学兵军对第四师团不怀好意,也进行了相关的防备,但是却没能发现“偷天换日”计划。而就在单人雄做着积极准备,好为法国人奉献一场经典的“战役”时,他敏感的察觉到了不对,终于决定撕破脸皮破罐子破摔了。

    此时的日本军部已经变成了海军说了算,因为海军人这段时间工作的重点全放在了“虎!虎!虎!”上,而攻略海南必须仰仗海军舰队,所以海南事件先是被搁置起来,现在更是被选择性遗忘了。如果不是泽田茂感觉到了危机向东条报警的话,日本军部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不会联想到在海南还有一个第四师团呢。

    东条本来想借此向海军发难的,结果反而被米内光政反将一军,老鬼子词穷理屈,憋红了脸过了大约五分钟才缓过神来问道:“诸君,第四师团的战力如何,大家想必都清楚。学兵军真发动反攻的话,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全军覆灭吗?”

    “我听说泽田中将有组织部队在占领地区修建了相当规模的防御工事,凭借这些,他们难道不能坚守两个月吗?只要他们能够坚守两个月,届时等联合舰队从太平洋回来,我们就能够发动全面进攻,一举占领整个海南岛!”一个海军将领说道。

    “不现实!诸君,你们别忘了江山市还有平阳县是如何失陷的,支那人有颇具规模的喷火部队,而这正是地下防御工事的克星!”

    海军之所以一直愿意留着第四师团在海南岛混吃等死,一方面是因为可以从学兵军走私半导体元件,再就是希望能将之当做进攻海南岛的跳板。米内光政想了想最后决定:“让他们试着抵抗吧,实在不行就撤出来。第四师团打仗不行,但是逆境求生的水平可是一流。据我所知,泽田中将最少扣留了六艘运送辎重给养的船只——哼!也许他早就想到这一天了!”

    在座的许多人还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海军方面登时有人接道:“居然有这种事?就我所知,大本营自去年以来收到的报捷电报中属第四师团最多,乃至于天皇陛下都常说‘幸亏帝国还有一支格外骁勇善战的部队’——真让他们撤回来,陛下问起的话,我们怎么回答?”

    “大阪第四师团不是擅长修工事吗?让他们去苏门答腊吧,小泉君手下正缺少这样的人!”

    ……

    德古等人本来打定主意要软抵抗到底的,但是经长白山一游之后,发现学兵军居然拥有如此可怖的航空实力,不少人受到触动,开始认真考虑借助学兵军的力量反攻本土的可能性起来。李铁书负责全程陪伴他们参观,出了长白山空军基地以后,他立刻带着法国人奔赴海口海军基地,而在那里,法国人再次被震惊了。

    和老牌的海军强国相比,学兵军的海军工业规模其实根本不值一提,但是考虑到此前世界上并无中国能够自行建造军舰的报告,再看看那繁忙的造船厂还有那在江边排成一排的各型舰艇,法国人便意识到,学兵军组建海军绝对不是心血来潮、只是为了玩玩而已。

    海口现在一共有三架造船厂,其中属从东山岛搬过来的原大福造船厂现海口第一造船厂规模最大。该造船厂现共有四座船坞,同时可建造两艘两千吨级左右的驱逐舰和千吨以下规模的潜艇或者炮舰。而在原有的四座船坞西边,一座超大型船坞正在建设中,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座船坞建成以后,学兵军将会在这里开建完全自主设计和全部国产的第一艘航母。

    “这是我们的三号船坞,现在正在建造的是‘恒山级’驱逐舰的三号舰‘雁荡山号’,该舰设计吨位两千三百五十六吨,设计时速三十三节,装备一台……”海军总司令陈策带着法国人站在三号船坞前,指着正在建造中的一艘舰船做着介绍。

    “雁荡山级”驱逐舰已经建造出了两艘,就在乘渡船来海口的途中,法国人已经见识了本舰“恒山号”的身影,所以他们虽然有所疑惑,但是并没有提出类似于“这舰能开吗”之类比较弱智的问题。而是有所隐晦的提问:“不知道动力设备是哪个国家的?”

    陈策自豪的回答:“当然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我军现在所建造的舰艇,从钢板到铆钉乃至于舰炮、发动机,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法国人暗暗惊诧,彼此对视一眼以后,卢莱提出:“陈司令,我们能登舰观摩吗?”

    “潘阳湖号”舰体已经焊接完成了,现在正在进行舰上设备的安装,陈策点点头:“当然可以。”然后做出个请的手势。

    一行人上船以后,德古等人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再向正在作业中的工人询问两句,很快便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日本人?”德古问一个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工人。

    那个工人听了翻译的转译,半躬身点头称“哈依”。

    这下法国人更加诧异了:“真是日本人?”

    李铁书见状笑了,上前两步解释道:“他们都是历次战斗中被我军俘获的俘虏,因为有一技之长,所以被安排到这里以工代罚。”

    “俘虏?以工代罚?”德古重复着这两个词语,面上露出古怪的神情。

    其他法国军官不禁仔细的打量这个日本工人,发现他身上并无伤痕,而神情还算“正常”,不禁越发的迷惑了。

    “他们有报酬吗?”卢莱忽然问了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陈策眼中寒芒一闪,面上不动声色:“当然。”

    德古:“我可以问他几个问题吗?”

    李铁书心中冷笑:“当然可以。”

    德古便问那个日本工人:“你们一个月多少工资?”

    “五学元。”日本工人老实作答。

    德古等人的工资也是以学元计,不过到现在为止他还不清楚学元的价值究竟几何,于是问道:“够用吗?”

    “够了够了,除了吃穿花销,我们还有余钱偿还债务!”

    德古瞪大了眼睛:“偿还债务?什么债务?”

    “我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当然要进行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