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云的抗日 > 第932节
    远东距离重庆还是太远了,虽然有电报这种先进的通讯工具可以实现信息快速互通,可是一旦涉及到人事,便不是简单的几天甚至几周时间能办到的。再加上电报上所云未必就贴近事实,这就导致了联合政府还有最高统帅部出台对应政策时难免会出现误判,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欧阳云特地批准中央情报局远东分局可以介入当地的军队和民政。不过现在看来,他这个决断既有利也有弊,而且似乎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白开璐和成玄德正在讨论流血事件“善后事宜”的时候,最高统帅部的会议室内,欧阳云为首的联合政府军政高层同样在讨论着这个问题。

    联合政府的执政风格决定了在此时的中国,“人命大于天”。而远东因为其特殊性,死一两个人都会引起高层的担忧,更勿论一下子死了三百多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的汉族移民。

    让内地人移民远东,这是一项长久国策,也是事关远东地区稳定的重要举措。偏偏,汉族人的民族特性里面就有一项,是最忌背井离乡的。这种大环境下,移民远东的政策执行起来其实非常困难。联合政府、各地地方政府想尽了法子许尽了好处,这才促成了第一批的内地移民。现在好了,这些内地人还没在远东落地生根呢,却一下子死了这么多。可想而知,这会对移民远东的政策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

    外交部是今天上午召开的记者会,记者会上,梅岚书亲自出马担任发言人,严声厉色的抨击了苏俄政府,并要求苏俄政府就此事走出解释,同时郑重指出,中国政府将会保留追责的权力。而在今天下午一点钟左右,宋子文召见了苏俄驻中国全权代表,同样以较为严厉的措辞对苏俄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苏俄政府给出解释。

    第3100章 增兵远东

    “我已经收到报告,中央大学还有西南大学等院校,最近会组织一次游行活动以向苏俄政府提出抗议。这件事,安全上一定有做好。另外,给这些学校的学生会打招呼,让他们引导好舆论,千万不要让好事变成坏事。”会议开始,欧阳云并没有立刻表达个人的态度,而是拿重庆的大学生将要举行游行示威说事。

    邓锡侯认真的在本子上记下,说:“我会留意的。”

    欧阳云这才扫视众人一眼,正色道:“贝加尔湖流血事件的发生,首先让我觉得非常的心痛,现在,我建议我们全体起立默哀三分钟,以表示对我死难国民的哀悼!”

    联合政府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已经形成了相对应的风格,比如现在欧阳云提议的哀悼。

    三分钟过后,所有人坐下,欧阳云再次扫视众人,说道:“贝加尔湖流血事件的发生,远东军区司令部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远东地区的卫戍部队,他们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从而让我边民惨遭屠戳。我建议给予张自忠总司令记大过处分,同时,取消远东军区今年的各项优评名额。”

    所谓的优评名额,其实就是各种荣誉称号以及相对应的奖励。而因为这些荣誉称号以及相应的奖励直接关系到军衔以及职位的晋升,在军队体系中,这已经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没有人吱声。贝加尔湖流血事件一下子死了三百余人,总得给国民一个交代。而背这口黑锅的,只能是当地驻军了。当然了,在何应钦和李宗仁看来,欧阳云这么做真实的用意也许是为了鞭策远东军区,为接下来的远东之战做准备。

    “苏俄军队蓄意挑起边境冲突,而且残忍杀戳我三百余边民,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透过这件事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和苏俄之间这一仗已经不可避免。现在,我们就好好的来看一下我们的老对手,看看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幻灯片开始在欧阳云身后的幕墙上打开,欧阳云站起来走到幕墙左边,手拿教鞭指着上面的一串数字道:“据中央情报局远东分局传回的情报,苏俄红军在远东地区已经集结了超过五十万的军队。其中,南边为远东方面军,总兵力为十八个师,共二十万人左右;贝加尔湖地区,西南方面军,总兵力十二个师,一共十五万人;北边,西北方面军,总兵力十三个师,同样为十五万人左右。除此之外,在新西伯利亚,苏俄红军北方方面军正在集结当中,其兵力一共有二十六个师,三十万人左右。”

    和那个时空完全不同的是,因为在对德作战中损失了大量的生力军,当前的苏俄红军的规模只及那个时空同时段的三分之一强。且,其同等规模的部队的编制人数也大为降低。在那个时空,苏俄一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人数往往就在十万左右。而现在,斯大林已经取消了这种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方面军下面直接采取师级和旅级建制。

    “也就是说,苏俄人已经集结了八十万的军队准备与我们开战?”何应钦插话问道。

    欧阳云点头。

    “如果我记得不错,苏俄全国的正规军数量在五百万左右吧?”

    “五百六十八万左右。但是,苏俄各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民兵以及预备役,这些人多少都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其战力应该不比日军差多少!”

    “斯大林老奸巨猾,不胜券在握的话应该不会和我们死磕吧?”冯玉祥道。

    “难说得很,苏俄的特殊体制决定了,苏俄就是斯大林的一言堂。而斯大林这个人根本就是个疯子。将希望寄托在一个疯子身上,我觉得这根本就是赌博!”李宗仁说道。

    欧阳云本来接着要为众人介绍一下苏俄各个方向上的部队主官以及军队特色,但是见众人将话题转移到斯大林身上,他想了想,干脆坐下来听众人争论。

    何应钦:“我不这么认为,苏俄人在远东边境地区集结部队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可是他们迟迟不敢发动,这说明,苏俄人进攻我远东地区的决心并没有多强。如果我所料不差,苏俄人现在之所以坚定了决心,一者肯定是从美国那里拿了不少的好处;二者,他们也许是认为我们会扛不过去。”

    周至柔:“不管斯大林如何,苏俄红军的战力可相当不俗。诸位对苏俄志愿航空队还有印象否?那支苏俄志愿航空队,当时对上鬼子航空部队可是能够以一敌二的。”

    邓锡侯:“毫无疑问,当今世界,苏俄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个军事强国。不过,既然当初他们能被德国人打得向我们求援,我以为,他们比我们还是略有不如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苏俄人收复远东的决心究竟有多大,这直接关系到他们会投入多少部队……”

    “诸位,我认为大家谈的有些跑题了。就我们现在掌握的情报看,远东一战已经不可避免。现在我们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远东战争。苏俄人在远东已经集结了五十万的军队,而远东军区的总兵力才不过三十五万左右。总座,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将李将军以及单将军所部调入远东地区了。至于朝鲜,留张将军的部队就足够了,我们现在既然决定不扩大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再在朝鲜囤积重兵就没这个必要了——”李宗仁说着看向欧阳云。

    欧阳云点点头,道:“流血事件既然已经发生,就是苏俄人不主动进攻我们,我们也必然要出兵讨个说法。斯大林既然敢纵容手下制造平民流血事件,我认为这说明苏俄人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周老总说得对,苏俄军队的战力是不俗,但是和我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然,我们现在是四面为敌,所以每个方向上都不容有失。李老总的建议,统帅部已经在实施了。统帅部已经给李将军和单将军去电,要求他们下个月底之前必须赶到乌兰巴托和呼伦贝尔。另外,考虑到苏俄人在新西伯利亚还集结了大量的预备部队,统帅部还决定再调两到三个集团军到远东去,现在大家说说看,从哪个军区调动哪支集团军过去比较好——”

    第3101章 共产党特区

    大军区草建,司令部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配备肯定不可能一下子到位。而且,考虑到正是战时,人员调动太大将会对战事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几个大军区的总司令官人选,基本上就从原有的几个集团军总司令官中产生。联合政府上台已经两年,执政思路以及权力的收拢都已经完成。而军队方面,随着陈诚的下野,也彻底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党一家独大的地位。

    “辽宁军区不需要留守那么多人吧?我觉得可以从辽宁军区调一到两个集团军过去——”冯玉祥。

    “辽宁军区的气候条件和远东地区相差不多,那里的士兵应该更能适应远东地区的气候,我觉得冯老总的建议不错。”李宗仁紧跟着说道。

    欧阳云摇了摇头。不出意外的话,辽宁军区的总司令官肯定非张学良莫属。辽宁军区的辖区和远东军区搭界,就距离讲,他们确实是最容易向远东提供支援的。不过,有史为鉴,因为不能确定苏俄红军现在的真实战力,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像那个时空一样的凶悍,所以欧阳云觉得留下足够的预备队是必须的。“对日作战虽然稍停,但是,日本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所以,辽宁军区部队绝对不能动!”欧阳云直接给出基调。

    “广东军区要负责琉球还有日本九州岛的驻军和防御,也不能轻易抽调。那么就剩下南京军区了——总座,要不,让共产党出兵吧?”邓锡侯沉吟着说道,说到“共产党”三个字时眼睛中有神采闪烁着。

    因为学兵军的突兀崛起,这个时空的中国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在那个时空中,共产党借抗日一举壮大。而在这个时空,这个机会却被学兵军攫取。共产党的军事实力未能像那个时空一样壮大,其政治诉求自然也就低了不少。在周的努力下,现在共产党如同学兵军一样以一个特区的形式占据着山西和陕西以及察哈尔各一部。其军事力量则拥有一个隶属于中央军区的中央第八集团军,编制六个师总共七万人左右。

    联合政府的执政理念很多都是欧阳云从后世剽窃来的,军事和财政上讲究中央集权,民政上则趋向于联邦制。至于意识形态,因为华夏民族统一党的纲领只是保持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各民族的和平共处,其中并不存在多少功利的成分,所以尚不至于就此和共产党产生冲突。

    “我理想中的中国,将是所有人都能生而平等、所有民族都能和平相处,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所有人都能力往一处使的煌煌大国。我们可以不是最富有的,也可以不是最强大的,但是,不管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享有中国国民的待遇,那么,不管他去到哪里,都没有人敢嘲笑他侮辱他。而他,也会以身为中国人为荣……”这番讲话来自欧阳云在重庆中央大学45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后来被总结进《华夏民族统一党纲领手册》,成为了华夏民族统一党纲领的最好注释。

    学兵军异军突起,成为抗战的主力,使得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大为下降,自然,其政治影响力也就远远不如那个时空。于是,当联合政府仅仅给出相当于一个陕西省那么大的地盘给他们作为特区的时候,共产党人也没能提出反对意见。

    共产党特区的产生,欧阳云在其中其实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因为这个原因,私下里,他受到了冯玉祥、李宗仁等人不少次的埋怨,都认为他的政治觉悟太低了,认为这么做会给国家留下隐患。

    联合政府中,不待见共产党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当邓锡侯提出一个能够阴共产党一把的建议时,立刻引得不少人鼓掌叫好。

    “好主意!”冯玉祥首先叫道:“共产党人自诩最爱国,现在国家有难,正是他们出马的时候。嘿嘿,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胆子和自己的老大哥作对!”

    李宗仁接道:“国家大义面前,容不得他们反对!难道说,共产党特区不是中国的领土么?”他说着,看向欧阳云。

    欧阳云的右手食中两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共产党的问题,以一个特区将以封锁,在欧阳云看来乃是得意之举。而事实证明,只要中央政府执政时不乱搞,能够保持国力的持续增长,共产党那一套是没有生存土壤的。

    中央情报局在共产党特区设有情报点,据这些情报点传回的情报,欧阳云知道共产党现在的施政理念其实和联合政府并无多少差别。共产党这么做其实是无奈之举,毕竟,世人评价一个政党的好坏,不会去考虑意识形态,而只会关注自身能否在其中获利。所以,当共产党发现联合政府管理下的地方都迅速富裕起来的时候,迫于经济和形势压力,他们除了修改政策跟上中央政府的发展节奏,并无其它更好的办法。

    欧阳云在会议过程中走神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李宗仁那边喊了三声“总座”没见他回应,其他人不禁都将目光转了过来。在众人的注视下,欧阳云回过神来,他有点不好意思的咳嗽一声,说:“邓总参谋长的建议,我觉得可行。鬼子已经全部被赶出国境,现在国内已经无仗可打,共产党特区还保持那么多的军队确实说不过去。我认为可以给共产党特区两个选择,一个是派出一个军支援远东,或者,直接将这个军交给统帅部。大家觉得呢?”

    众人对视一眼,冯玉祥翘起大拇指道:“还是总座的策略高明!”然后他看向邓锡侯说:“小邓,你学着点!这才叫杀人不见血!”

    众人哄笑,欧阳云则摇摇头摸了摸鼻子——什么杀人不见血,他可真没有这样的想法。

    宋子文咳嗽两声让众人的小声渐止,他看着欧阳云说:“总理,我也认为和苏俄之间迟早有一战。可是,接下来要是苏俄人并不直接发动进攻怎么办?现在外面舆情纷纷,我们光是抗议的话,只怕会遭来软弱的骂名!”

    第3102章 白俄

    所有人再次将目光集中到欧阳云脸上。中国当前的境况,和后世的美国其实有点类似,堪称举世皆敌。按说,举世皆敌的情况下,中国还能保持领土的完整甚至在海外压着敌人打,这其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不过,因为中国的国家现状是才刚刚走出困境,很多人还没有养成大国心态,所以,绝大多数人非但没有产生自豪感反而显得忧心忡忡。

    小日本已经是手下败将,在座的是不怕的。不过,苏俄还有英国,特别是美国,纵然大家从数据上觉得中国的军力要领先于他们,可是却依旧显得有点信心不足。

    联合政府借助阵苏俄之机拿回远东,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当时的报纸上,甚至“我们中国人这回是真正站起来了”的话都出来了。然而现在,因为收复远东而引得苏俄举倾国之兵来攻,特别是在美日英缔结反华同盟的时候,不少人便觉得这件事有待商榷,甚至认为欧阳云当初的决策是失误之举,平白无故的给国家招惹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的话,他们当然不敢当着欧阳云的面说。不过,小国国民心态作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却未必没有这样的想法,即——远东既然如此麻烦,不如还给苏俄人得了。基于这种认识,宋子文才会抱有这样的幻想,即认为苏俄人未必就真的会发动进攻。同时对商榷解决也就抱有了一定的幻想。

    早在远东收复之初,共产党的舆论就有欧阳云好大喜功之论。认为贫瘠的远东对于中国而言实际上属于可有可无的鸡肋。对此,欧阳云当然不会站出来特别阐明,告诉国人远东地区蕴藏着多少油气资源。所以他当时只是一笑置之。

    已经过去很久的事情,因为苏俄政府在远东地区囤积重兵,又因为流血事件的发生再次成为焦点。于是类似的舆论又出现了,而且,不仅在民间,就是政府军政高层人员,私下里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也会发表类似的看法。有中央情报局在,他们的看法当然瞒不过欧阳云。而欧阳云也有意借这样的场合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好坚定众人在这件事上的信念。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慎重其事的说道:“宋外长的猜测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必须提醒诸位的是,这种几率非常的低。冯老总!”

    冯玉祥目光一凝。

    欧阳云:“我们在座的数您和苏俄人打的交道最多,以您对苏俄人的了解,您觉得宋外长的推测有可能吗?”

    “苏俄人就是喂不饱的狼,绝无可能。他们就是现在不打,以后也迟早会打。我敢说,只要我们的国运稍微露出一点颓势,那么苏俄人立刻就会像闻见血腥味的野狼一样围上来。”

    欧阳云点点头,看向众人道:“我对苏俄人的认知和冯老总差不多。所以诸位,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和苏俄人之间,我们迟早会有一战。而且,如果我们这一次不能将苏俄人彻底干趴下的话,将来,我们和苏俄人之间将还有得打!好了,苏俄人在远东地区的兵力布置大家都清楚了。不管苏俄人是否首先发动进攻,我们自己先将战备工作做好。如果万一苏俄人并不接着发动进攻,那么,我们就让邓尼金的白俄军队打头阵。邓尼金不是一直嚷嚷着要我们支持他们复国吗?现在我们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那个时空中,白俄流亡政府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欧洲,而在这个时空,因为联合政府的主动邀请,邓尼金的流亡政府来到了中国。中国境内本来就存在着很多白俄移民,在联合政府的默许下,邓尼金得以将这些人收拢起来,并组建了一支旅级规模的“白俄复国军”。纯粹为了恶心斯大林,在德国撤出苏俄,苏俄政府开始张嘴想要要回远东的时候,欧阳云让人在远东中俄边境地区圈出了一个大约两百平方千米的区域,送给邓尼金做为白俄政府的复国基地。该处区域自然环境恶劣,根本就不适合人居住,实际上属于两不管区域。但是,因为联合政府堂而皇之的在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将它标注出来并冠上“白俄”两字。此举,一度遭到了苏俄政府的强烈抗议。

    联合政府当初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援白俄流亡政府的时候,还曾引得不少人不快,其中陈诚更在相关会议上郑重申明他将持保留意见。而现在,随着白俄流亡政府将被作为一着妙手用出,众人才发现其中的妙处。

    “妙啊!”宋子文拍手叫好。

    邓锡侯接上一句:“确实是高招。嘿嘿,这下子,斯大林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就怕邓尼金不争气。他那个复国军我去看过,哪有半点军队的样子,要是一触即溃可就适得其反了!”冯玉祥道。

    欧阳云笑了笑,说:“那没关系,我们和白俄不是同盟国家么,既然盟友有难,我们当然要不吝帮助。”

    何应钦:“那就是主动进攻了!这样的话,远东可就真的难以避免一场大战了!如果美日英同时在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发难,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同时取胜难度可不小!”

    “哪怕是外了外蒙,远东我们也决不可丢!”欧阳云斩钉截铁的说道。

    欧阳云意志坚决,众人便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会议进程随即进入决议阶段。

    中国方面正在做着远东之战的准备,苏俄方面同样是如此。而相比欧阳云的态度坚决,斯大林即使已经在四国元首会议上发下狠话,但是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他还是产生了一丝犹豫。

    蝴蝶效应的原因,这个时空的苏俄比之那个时空要弱上许多。而且,因为德军对其重军事工业基地的破坏十分彻底,苏俄国内的重建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以上这些,都让斯大林对出兵远东抱审慎态度。当然了,正如欧阳云所说,因为远东问题,中苏之间迟早难免一战。所以,当发现中国已经四面楚歌,而将来未必再有这么好的机会时,斯大林即使信心不是很足,依旧还是做出了出兵的决定。

    第3103章 选择

    苏俄国家安全部的特工在贝加尔湖地区制造流血事件,其实并不是来自斯大林的授意。对于远东地区的苏俄人,斯大林的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仇恨远东苏俄人的背叛;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这些远东苏俄人能够心存大义,能够在远东战争开始之后,毅然决然的站到苏俄政府这一边。

    斯大林给国家安全部的指示,本来是协助军队在远东地区打开局面,孰料,在中国特工的推波助澜下,居然就酿成了如此惊人的流血事件。相关报告送到斯大林手上,获悉流血事件足足死了三百多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汉人,斯大林知道,苏俄和中国之间已经没有斡旋的余地了。

    “给美国白宫去电,就说我们会在近段时间在远东发起攻势,让他们把动手的准确时间告诉我。另外,催促他们加快支援物资的转运,我们两百万军队在远东作战,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军备物资。如果他们还想我们一直打下去,那就必须尽快的将支援物资送过来——”

    流血事件的发生坚定了斯大林对远东用兵的决心。同时,也给杜鲁门以及丘吉尔还有小泉敏一郎吃了一颗定心丸。出于对斯大林和欧阳云为人的了解,杜鲁门认为,这一次,中苏是真的难免一战了——“斯大林这个人非常的狡猾,虽然我们和他签订了协议,但是,不等到他们真的和中国人全面开战,我是不会相信的。不过现在,即使他还想耍阴谋手段,但是,欧阳云是肯定不会放过苏俄的。欧阳云此人睚眦必究,最见不得的便是自己国家的人吃亏,说起来,这倒和我们非常相像。可惜啊,美利坚必须回去太平洋,所以,我们和中国之间,迟早必有一战。我知道,出于历史原因,国内的很多民众对于我们和日本这个曾经的敌人结盟还存在着很大的误解。我想说的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如果我们不和日本结盟对抗中国,难道就任由中国在亚洲独大,甚至称霸世界吗?这绝对不符合美利坚的利益……”

    以上文字,来自流血事件发生后杜鲁门在一次民众集会上的讲话。而在这次集会讲话之前,也就是流血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杜鲁门在白宫召集了一次会议,会上直接通过了对苏俄提供援助物资的一揽子决定。同时,也通过了授命艾森豪威尔在澳洲重组太平洋盟军司令部以及授命尼米兹组建印度洋舰队的决定。

    颇有意思的一件事,即,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第三次重建然后被中国太平洋舰队全歼之后,美国上下终于肯放弃太平洋舰队这个名号了。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却是一个日裔美国人。这个名叫伊藤诚的日本人,原本的时空中乃是籍籍无名之辈。而在这个时空,因为他在美日秘密结盟后第一时间在美籍日本人中发出倡议,号召美籍日本人为“两个祖国”(美国和日本)踊跃捐款并积极参军,所以受到了杜鲁门的亲切接见。而就在这次见面会上,伊藤诚拿出完全剽窃自中国邻居的所谓“占卜之术”,大言不惭的称太平洋舰队这个名字不吉利,和美国国运相克,建议杜鲁门放弃这个名号,另起名头。

    这件事,稍晚一些时候传到了中国,而包括欧阳云在内的中国军政高层获悉这个消息之后,无不捧腹。其中,冯玉祥更是打趣,对欧阳云说:“杜鲁门想要算命可找错人了,怎么着也应该来我们中国找算命先生啊!两路口的那个林瞎子,我看就不错嘛!”

    美国人开始针对中国做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英国人的欧洲联军计划执行得却不是很顺利。

    作为二战最主要的战场之一,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国力还是军事实力都下降得厉害。再加上德国内战,在站队问题上很多国家出现了内讧,所以,纵然艾登将太平洋战争前景吹得天花乱坠,却没有引起几个人的关注。

    作为欧洲战场抵抗纳粹的中坚力量,英国受德国的荼毒其实最深,国力和军事实力更是跌至一战以来的最低点。这也是丘吉尔想要组建欧洲联军的主要原因。毕竟,能多几个国家分担,无论是人和物,英国都能够少出一点。联军计划不顺利影响到了丘吉尔内阁出兵太平洋的决心,偏偏这个时候,苏俄人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流血事件发生不久,丘吉尔便召开了内阁会议,在会上,他直言不讳的道:“苏俄人在远东中国境内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平民流血事件,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中苏之间很快就会大战。诸位先生,天赐良机啊!如果我们还想保持在亚洲的地位,我认为,最少我们得拿出一点实际行动来,让美国人还有苏俄人知道我们也参与了对华战争,只有这样,在打赢中国之后,我们才有参与分红的机会。另外,我觉得,有苏俄人打头阵,我们将更容易说服其它国家……艾登先生,我建议你立刻再组织一次出访。我相信,在利益面前,这些国家这一次的态度绝对会有所改变……一个师不行,旅也可以嘛!你应该给他们说清楚,这次联军的关键不是要他们出多少人和中国人打,而是要制造一种氛围,即我们欧洲是团结的;另外,对于中国,我们欧洲国家的态度是一致的……”

    英国丘吉尔政府既想要吃肉又不想杀猪,相比他们,处于困境中的小泉势除了全力以赴外,则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冈村宁次击杀永野修身和山田乙三,然后直接带着大批军队杀回本土,在回到本土之后又直接干掉了东条英机,这一系列变故发生得太快,等小泉反应过来的时候,冈村已经大权独掌。而冈村上台之后,中国军队立刻放弃在朝鲜和九州岛的攻势,这让小泉感到了深深的危机——“冈村这个混蛋,他一定暗地里投降支那人了!”

    第3104章 联络会议

    马兰之战的彻底失败,使得甘邦以东的军事工业基地成为飞灰。小泉一旦想到自己这几年的努力只不过成了支那军人手里的一堆军功,他的心就痛得好像有蚂蚁在上面撕咬一般。本来,美国答应在澳洲帮助重新修建军工厂,这对小泉来说等于给他保留了一丝复兴的希望。只是,当本土剧变消息传来的时候,就好像前进的轮船失去了灯塔一样,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遭了,然后立刻下令封锁消息。

    东南亚殖民地现在确实是小泉说了算,等于是他的个人领。然而,他很清楚的知道,他之所以还能够维系东南亚日军的士气,就因为所有人都心怀这样一个目标,即打回本土去。而本土现在忽然失去控制,那等若是熄灭了众人的希望之火。他不敢想象,一旦这件事曝光,那么将会给他的统治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

    同为穿越者,欧阳云的路越走越宽,他渐渐的却走到死胡同里去了。对此,小泉曾不止一次的花时间去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而现在,当他忽然发现自己所有的奋斗都可能注定只是无用功的时候,所受到的这种打击,甚至比本土失去控制本身更让他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