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重生美人手册 > 第42节
    休息够了,放松了,一行人继续赶路,连夜赶到皇城下榻在客栈。

    受战事影响,有天下第一城之称的皇城夜里人烟稀少,街市上不复热闹景象,唯有稀稀落落的几家歌舞坊正灯红酒绿。

    □□所辖之下的领土处陵州与楚国中间,左与宁州毗邻,右与燕国接壤,北边紧靠魏国,实乃秦楚两国必争之地。

    若楚国得之,那南方将连成一片,利于驻扎军队防守。

    若秦国得之,亦然。

    无论落入秦楚哪国之手,都能形成夹击之势将魏国困于中央,这不是魏国乐意看到的局面,自然想方设法破坏秦楚阴谋。

    此次弋凰天等人之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对于□□,先生有何对策?”

    两人园中详谈计划,但弋凰天毫无头绪,故而询问逍遥子。

    “一年前我离楚出游,在皇城有几个交情尚可的朋友,这次来,不免仰仗他们成事,且待明日与他们约见之后方有后话。”

    事实如此,他们对□□了解甚少确实无从下手,须探查一番再做决断。

    “先生所言即是,是我太过心急了。”她微微低头致歉。

    次日,秋华风景如画,逍遥子与人相约萃玉坊饮酒听曲赏花。

    “逍兄又到哪儿逍遥去了?这么久才想着来看我。”

    一位年过四十的儒者与逍遥子面对面席地而坐,中间矮几上正煮着酒。

    “这一年我独身一人浪迹江湖,甚是怀念与赵兄秉烛夜谈,受益良多,如今没打招呼就来了,望赵兄勿怪。”

    一年前两人偶遇,相谈甚欢,借下忘年之交的友谊。

    赵大人摸了摸胡子,爽朗的笑了,“自罚三杯为兄便不怪了。”

    逍遥子依言而行,三杯下肚,赵大人更满意,“我就喜欢你这般爽快,不像有些人弯弯道道太多,相处太累。”

    朝堂上难免尔虞我诈互相猜忌提防,所以他比较喜欢与逍遥子做朋友,不谈政事只聊江湖趣闻或是书中言论,舒心。

    可他又怎会知道逍遥子亦至身朝局中,恃才傲物只是表象。

    在这乱世中,他们都身不由己,如果能有片刻放松就值得了,两人饮酒谈心至半夜方归,并约定三日后在萃玉坊见。届时赵大人多待带几个私交较好的朋友赴约。

    逍遥子毫无进展,弋凰天干着急又没有办法,心里苦闷。

    还好几日之后,逍遥子请她备上厚礼,还特别强调要选几个美人儿。

    于是,弋凰天白日青天便找到青楼里。

    “姑娘,您不是开玩笑吗?我们白日不接客,况且还是女客。”老鸨望着弋凰天手中亮晃晃的金元宝,不是不心动,可做生意的规矩还是有的。

    “开门做生意断没有将客人拒之门外的规矩,更没有和金子过不去的道理,本小姐只是心情烦闷想找几个姿色好的给我表演逗乐,弹琴作画亦可,又不闹事。”

    弋凰天做足了跋扈野蛮的千金派头,老鸨还真不敢轻易得罪。要知皇城中随便就是一品官,瞧这小姐衣着首饰皆为上品,这点眼力都没有她还怎么在皇城中混。

    她连忙笑脸盈盈:“既然如此,我便为小姐准备一个安静之处,挑上几个资质好又能歌善舞的姑娘来伺候。”

    “嗯!”

    弋凰天走在前头,刚上了二楼,便暼见隔壁房间里一个衣着华贵的女子正喝茶,还有丝竹之音。

    弋凰天讥笑道:“这不正在接待女客吗?老鸨刚才把我拒之门外是瞧不起我啊!”

    老鸨小心赔不是,压低声音解释,“那是长公主殿下,我们怎么敢不接待?”

    □□的摄政长公主跑到青楼来了?真有趣!

    “没想到公主还有这癖好!”弋凰天随口一说也没再追问,对长公主反常的行为却暗暗牢记在心,准备回去后派人暗查。

    弋凰天付了大笔银子挑选了六个美人交给逍遥子,她也没有多问缘由,而是把视线锁在长公主身上。

    三年前幼主登基,天下大乱,秦太后封明珠长公主为摄政长公主,自己垂帘听政。

    三年已过,幼主虽未亲政但已长大,长公主与太后的地位就尴尬了。

    想必她就是因此烦忧,不过这些只是弋凰天的猜测。

    皇宫内,天子寝宫,年仅十三的天子正勤奋的学习,长公主在一旁辅导,姐弟二人感情亲厚。

    小天子见长公主心绪不宁,他唤了几声都没有回应,于是放下书摇摇她胳膊,担忧的问:“长姐,您怎么了?”

    “怎么了?是书中哪儿不明白吗?长姐看看。”她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翻开书。

    “我看长姐似有担忧,不如跟我说说吧,兴许我能帮忙。”

    “你还年幼,别的不用管,只好好读书就是帮我大忙了。”对他的话,她并未放在心上,不过心中甚是安慰。

    天子失落的垂下头埋于文字间,暗暗发誓,他一定要很努力不让长姐失望。

    他在年幼的时候登基,忐忑恐惧,长姐只比他大一岁就毅然决然为他做了许多,无论是朝政还是生活上,若没有长姐,他现在应该是被太后养废的傀儡帝王。

    为此,她们母女渐行渐远,长姐没少被太后惩罚,但依然没有放弃教导他为君之道,这份情,他时刻铭记无心不敢忘。

    长公主与太后、天子的错杂关系很快就探听到,因为这在朝堂是并非秘密。

    “长公主真乃巾帼英雄,看来我们收复□□须从她身上着手。”

    长公主才十四岁,难得聪慧通透,心怀百姓,为百姓造下多少福祉,与秦太后行事风范真是大相径庭。

    当年各诸侯未割据,秦太后还是秦王庶姐,十几岁嫁入皇家,现在垂帘听政,最贪享乐不顾百姓生死,在朝堂上只手遮天,长公主虽受百姓敬重,但也不足以与之抗衡。

    母女二人志向不同,矛盾重重,在外人面前也不加掩饰,可见间隙之深,此乃一个绝佳的突破口,好好利用定能事半功倍。

    第33章 032:长公主

    长公主府,午膳刚过,一辆马车停于府前,红竹将备好的帖子递给守卫。

    “我家小姐请见长公主,劳烦通报。”

    “姑娘请稍等!”

    片刻之后,有人将她们引入偏厅等候,丫鬟奉了茶退至一旁。

    她端坐着,刚喝了一口茶,便听到‘长公主,客人在偏厅等候’的声音。

    丫鬟打了帘子,一个打扮庄重华贵的女子走进来,若不是这身华衣包裹着,她只是豆蔻少女,现在被形势所迫,承受得太多。

    “参见长公主,此刻突然来访真是失礼了。”弋凰天福了福身,见礼致歉。

    长公主端坐上座,挥挥手表示不介意,“无妨,请坐吧!我与小姐并不相识,不知小姐是?”

    长公主相交甚好的好友并不多,朝中大臣家中同龄女孩她也都知晓些,只是不知眼前这位是何人?

    弋凰天沉思一会儿方答道:“我乃弋凰天,刚到皇城就听闻长公主风采,故冒昧前来叨扰。”

    此言一出,长公主对她的来意有了几分猜测,弋凰天此名可谓名动九州,身为楚王贵妃,巧现计策灭卫国,又割下燕王头颅祭奠父亲,现在又出现在皇城,还真是巧呢!

    隔墙有耳,长公主不愿多言。

    “听闻小姐才情不凡,本公主前几日刚得了一副字画,不如请小姐品鉴一番如何?”

    “谨遵长公主吩咐!”

    长公主府中也不是固若金汤,偏厅实在不是说话之地,于是长公主寻了个借口,两人带到书房,吩咐亲卫不许任何人叨扰。

    “贵妃亲自前来是何意?不怕我把你抓起来威胁楚王吗?”弋凰天只身进入公主府,不惧不怕,她到要看看弋凰天手中有多大的筹码。

    “我既然敢来自然做好万全准备。”弋凰天并非自以为是之人,做事前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公主将我请至书房,当猜到我的来意,不知公主是否有把握领着皇家对抗各国,在这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凡有心争夺天下之君必行扩张之路,皇家没有能力争抢,只能选择依附强国,或者灭亡。

    这些,长公主心知肚明。

    “天子年幼,母后势大,多听信奸臣小人之言;我无力掌控朝局,如此局势,争也无用。”

    “归顺楚国如何?”弋凰天开门见山,直接抛出诱饵。

    话音刚落,长公主震惊地注视着她坚定而信心满满的眼眸,沉吟不语。

    良久,长公主朱唇微启,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你可知为君之道?”

    呃……弋凰天愣住了,她想过无数个长公主可能会问的问题,也想过怎么措辞回答;唯独没想过她会这么问。

    “很难回答吗?”见她愣愣的,长公主心中不悦,最讨厌那些满口是是非非大道理之人,自私自利,真心为百姓着想的有几人?

    机会稍纵即逝,弋凰天快速思索答案,脱口而出:“我不是君,不懂为君之道,可常伴陛下左右,听他提及一二。君,天下之主,万民之仆,行百姓赋予之权利,做力所能及之事为百姓谋福利;不可恋眷权势,不可违背良心。”

    明辨忠奸,爱民如子,这样的话在历史河流中说的多,真正做到的没几个。而楚王这番话刚好敲在她心坎上,让她为之感动。

    “陛下每餐食四菜一汤,四季衣服不过十,出征在外轻车简出,与将士同食,至今从未例外。”弋凰天陷入沉思中,以前她从未把这些放在心上,现在想来,楚王真乃帝王风范。

    寻常官宦人家都没有这么简单,衣食住行样样精致,摆足了架子,摆足了场面。如今看来真是讽刺。

    长公主震惊之余心中有了决断,“若我们愿归付楚国,不知需要做什么?”

    弋凰天道“先把太后娘娘反对的声音解决了再说,公主请耐心等待。”。

    说罢,长公主请求他们不要害秦太后性命,再怎么说,那是她母亲。

    弋凰答应了,起身告辞,长公主亲自相送至大门口。

    她这边得到长公主支持,逍遥子那边亦有了新进展,接下来游说之事就交给逍遥子去办,这非她所长。

    近年来太后听不进忠臣之言,反而宠幸两个溜须拍马的奸臣,几乎言听计从。

    这两个奸臣性格迥异,一人爱财,一人爱色。

    爱财的,金银珠宝送上,爱色的,各色美人奉上,保管享受彻底。

    一箱一箱珍宝抬出去,弋凰天心疼,肉疼,这都是民脂民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