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秦英豪榜 > 第110章
    这样的生活太庸俗,这样的人生对于一般男人来说可能求之不得,可我是天子啊!难道我的一生竟然只能如此无味?!”

    申庸:“老臣十分理解大王的心情…”

    周赧王把酒杯重重放在几案上,痛心疾首地:“不!你不理解。当今天下大乱,多少年来诸侯们耀武扬威,互相征伐不息。多少个诸侯国在烽烟战火中沦亡了,而我贵为天子,却只能忍气吞声地望着锦绣河山千疮百孔,只能为大周王朝的衰弱一遍遍叹息。纵便是一条狗也会昂头狂吠几声,可面对如狼似虎、肆意称王称霸的诸侯,我是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啊。我在心里后悔过一千遍一万遍,我后悔自己掌控着定夺天下的大权,却连一个骂街的泼妇都不如。”

    申庸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一丝苦笑:“大王,自平王东迁,我大周王朝历经春秋五霸、吴越争霸之乱,又遭遇楚、齐、魏、赵、韩、燕、秦七国相继称雄之祸患,风雨飘摇数百年。天下之乱,早已经乱到极点,我大周王朝之衰弱,同样已弱到极点。可是却数百年来弱而不亡。一个衰败的王朝在战火纷飞中能历经数百年依然存在,与其说是奇迹,不如说是运气。从这种意义上说,大王在乱世之中仍靠祖上的余荫有一方净土做逍遥天子,还有什么可抱怨和沮丧的呢?”

    周赧王叹了一口气:“但好运气不会永远光顾我大周王朝。就像一个人的命生得再好,可是不努力进取,到头来终究只是废物一样,如果任由诸侯越再强大,我大周王朝越再衰败下去,灭亡是早晚的事。申庸啊,你身为太卜,有鬼神不测之机,难道对我大周王朝的安危无动于衷吗?”

    申庸颤了颤嘴唇:“…大王,有些话老臣…恕老臣不能泄露天机…”

    周赧王眯了眯眼睛:“泄露了会如何?”

    申庸稳定了一下情绪,坐直了身子:“那样的话,我大周王朝必遭天谴。”

    周赧王忍了一忍:“…那…算了,穷算命富烧香,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把鬼神搬弄出来,都是为了一时的苟且富贵。有些话你不愿说,我也不想强求你。今晚叫你来,主要是长夜难捱,想让你来陪我喝喝酒。来、来,喝酒…另外,有一件事,我想向你请教。”

    申庸呷了一口酒,放下酒杯:“大王请讲。”

    周赧王:“据传说,在69年前,九鼎震动,当时我大周王朝的太卜洪涛曾恳求先王烈王拔‘鹿卢’神剑,但遭先王拒绝,可否真有这回事?”

    申庸点了点头,深沉地:“不错。”

    周赧王:“据说当时先王命洪涛请天兵神将下凡佐护我大周王朝。我的问题是,作一次这样的法,可保我大周王朝多少年的安危?”

    申庸沉默。

    周赧王观察着他的神色:“我问的这个问题,是否太荒唐了?”

    申庸轻摇了一下头:“不。只是老臣准备回答大王的下一个问题。”

    周赧王举杯喝干了杯中酒,神色凝重:“今天下午,我独自参拜了太庙。在庙里,我一时冲动想拔‘鹿卢’神剑,可未能如愿,但当我准备离开时,剑却自动出鞘又合拢,这预示着什么?”

    申庸想了想:“这预示着大王有欲振兴大周王朝的强烈愿望,可祖宗告诫大王应该安稳不动。”

    周赧王皱紧了眉头:“再这样不死不活地耗下去,无异于坐以待毙。我日前收到从秦国传来的消息说,秦昭王准备公然在天下称帝。这不等于说秦国要彻底凌驾于我大周王朝之上吗?几十年前,秦武王在我面前肆无忌惮地搬弄九鼎,意图吞并我大周王朝的野心就已经昭然若揭。现在如果任由秦国称帝,岂不是意味着我大周王朝的末日到了?”

    申庸:“那大王的意思是…”

    周赧王:“我准备号令诸侯,讨伐秦国!”

    申庸清醒地:“大王切不可轻意发动战争。几百年前,先王桓王愤恨郑庄公假传王命,号令蔡、卫、陈三国讨伐郑国,结果惨败。桓王被箭射伤,自取其辱。那时的大周王朝在天下声威显赫,竟已遭到诸侯的抵抗。何况今日王朝衰落,早已无力号令诸侯。我大周王朝举国之兵不过三万,如何能与秦国几百万雄兵抗衡?大王啊,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强国。其后张仪又成功地瓦解了诸侯的合纵联盟抗秦阵营。时至今日,昔日强大的楚国半壁江山沦陷秦国之手,韩、魏、赵三国随时被秦国掠城夺地;燕国经28年复兴由乐毅统兵在诸侯国的扶助下击溃了齐国,事隔三年,田单又率兵夺回失地,重振齐国。这诸多国家多年来饱受战火摧残,已经疲惫不堪,统统只有屈服于秦国的淫威,哪还有力量能听从大王号令,与秦国抗衡呢?”

    周赧王:“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军事变革,不是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吗?”

    申庸:“赵国的军事实力比从前大大增强不假,但大王似乎忘记了赵国由此引发的内乱。赵武灵王作为一代枭雄,竟被自己的两个儿子围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尽管现在赵国的内乱得以平息,可要和秦国对抗,仍无限吃力啊。”

    周赧王沉吟片刻,强颜一笑:“那我是否还是应该像往常一样,以不变应万变,坐观天下纷争?”

    申庸忍了一忍,终于说出来:“大王刚才问老臣昔年洪涛大人作法,可保大周王朝多少年安危,这个问题是否还需要老臣回答?”

    周赧王脸色阴晴不定:“我现在心很乱。以后再说吧。”

    3.离宫

    周赧王设宴款待东周公杨慎和西周公姜雍。

    酒过三巡,周赧王挥退乐工舞伎,幽幽叹息一声,开了口:“你我君臣几十年来虽然天天见面,可碍于礼仪,难得在一起喝酒叙话。说来也实在是世事难为啊。杨慎,自从你父亲杨博过世后,你替位辅政,这些年来为王朝日理万机,实在是辛苦。还有姜雍,从我即位起就数十年如一日料理国务,可操碎了心啊。我常常想,大周王朝能维续几百年的香火,列代周公实在是功不可没。”

    杨慎恭谦地:“臣才德卑微,匡扶环宇,全仗大王英武。”

    周赧王摆了摆手:“歌功颂德的话就不要说了,免得我心里难过。自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几百年来,我大周王朝历朝历代国君无不是在诸侯的威慑下苟且偷生。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至今我大周王朝在天下威信尽失,衰败到连一个小小的诸侯国都不如的地步,与历代天子的懦弱有直接关联啊。这些天我前思后想,觉得沉沦下去任岁月蹉跎实在是天大的罪过。因此我决定放手一搏,率兵亲征,讨伐秦国!考虑到王朝国库空虚,兵丁单薄,所以,一方面我准备向王朝统辖范围内的富户借钱筹款;另一方面我准备把王朝所辖七十二城一分为二,交托两位治理,然后向紧依东西两面的韩赵两国发出勤王诏书,诏令这两个国家长期维护划分出来的东西二周王朝的安危。这样两国就会出兵资助王朝讨伐秦国了。两位意下如何?”

    姜雍:“大王有心振兴江山社稷,实在可喜可贺。只是臣和东周公能力有限,恐怕有负大王重托。”

    周赧王:“姜雍,你们治理国家比我有能耐,就不要谦虚了。”

    杨慎:“大王,我大周王朝的军队已经有近两百年没有实战经验,而秦国连年征战,有白起、魏冉、蒙骜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帅,更有训练有素、勇往直前的纠纠雄兵。我大周王朝仓促出兵,恐怕会得不偿失。”

    周赧王信心十足:“历来征战,打的是士气。我天朝之师讨伐暴秦,可谓是替天行道,师出有名。此役一定会得到天下诸侯的支持。秦国作威作福几十年,几乎得罪了天下所有国家。我兴正义之师,正好为天下人出一口恶气。你们俩加紧办理一切事务。姜雍,你随我亲征。”

    姜雍:“遵命。”

    周赧王:“杨慎,你监国。打起精神来,别愁眉苦脸的。”

    杨慎:“是。”

    4.秦国国都

    后宫中,几名侍女陪着白发如霜的太后魏妍宣在楼台亭榭间散步。

    字幕:秦国国都咸阳

    一名侍女匆匆赶来禀报:“太后,左丞相大人求见。”

    魏妍宣:“噢…请。”

    她在一座凉亭里坐下,挥退了众侍女。

    一会儿,白须飘飘的魏冉风风火火而来:“太后,今天没见您上朝,可否是身子不适…”

    魏妍宣招呼他坐下,摇了摇头:“我好着呢。不用担心。”

    魏冉:“您主持朝政几十年,文武百官突然见不到您,感到非常不习惯…”

    魏妍宣轻叹了一口气:“有时候,有些好习惯实在害人不浅。当年,稷儿年幼即位,我和碧玥太后以及三位王叔辅政。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碧玥太后和甘茂、樗里疾、魏章这些老臣已先后过世。你我也老啦。稷儿作为大秦国的君王,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各方面相当成熟,完全可以挑起国家的重任。所以我准备退下来养老。”

    魏冉:“目前我大秦国占据天下半壁江山,如果您退位,恐怕朝纲不稳。”

    魏妍宣:“难道你认为稷儿是一个无能的君王吗?”

    魏冉:“不。只是大臣们听您发号施令惯了…”

    魏妍宣一拍大腿:“所以我说好习惯实在害人不浅。大哥,如今你高居相位,手握重权,我又主政,实在让稷儿没有伸展的余地。尽管我兄妹二人一心为国,但长此以往,难免给世人落下专权的口实。俗话说,知子莫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