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秦英豪榜 > 第156章
    眼下,我们唯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就是弃城突围。可是我们舍弃十七座城池和几十万百姓于不顾,就算侥幸能逃回国内,仍免不了要受军法严惩。另一条路就是彻底放弃抵抗,献城投降。这样能保数十万人口不受战火摧残。但投降秦国不仅会使我等蒙羞,更会使我国受辱。因此我想来想去,与其向秦国献城投降,不如纳地向赵国求援。如果上党十七城归入赵国名下,赵国一定会派重兵和我们一起对抗强秦。”

    众人窃窃私语。

    冯亭叩了叩案桌,待众人安静,沉痛地:“不论降秦还是降赵,冯某都免不了要承担卖国的罪名。但是投靠赵国是为了不向秦国屈服。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只能作出这种抉择。在座的诸君若认为我的这个抉择大逆不道,没必要责难我,分分秒秒可以斩下我的人头。”

    众人沉默。

    冯亭等了一会儿,低沉地:“如果不愿跟随冯某做亡国奴的人,可以离开。”

    短暂的骚动之后,有人摘冠解剑离去;有人抽剑剖腹、刎颈自杀。大多数人坐在原位,深深地埋下了头。

    冯亭闭上眼睛,热泪奔涌而出。

    162.赵国国都

    长大成人的赵孝成王临朝,接受众臣礼拜。

    字幕:赵国国都邯郸

    礼毕,赵孝成王娓娓地:“寡人刚行过加冕大典,刚正式执掌朝政,就碰上了一悲一喜两件大事。蔺相国英年早逝,让寡人无限悲痛。哀痛之中,又接到韩国太守冯亭自愿将上党十七城献给我国的文书,寡人心中稍稍感到欣慰。这说明我国经过蔺相国和各位大人这几年的精心治理,国力大大增强了。”

    许历启奏:“大王,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饮食。冯亭献城给我国的举动,实在是出于无奈啊。秦国这几年对上党一带围追堵截,不惜调集重兵围攻,处心积虑就是为了得到那一片土地。倘若我国轻而易举地把上党十七城纳入版图,就等于撕毁盟约,公然与秦国为敌。请大王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引火烧身。”

    廉颇启奏:“老臣赞同许历大人的意见。冯亭私自献城,是卖国行径。若我国受地,既激怒了秦国又结怨于韩国。大王切不可轻率从事。”

    赵孝成王:“平原君,您认为呢?”

    赵胜:“臣以为许历大人和廉颇大将军的意见十分中肯。我国奉行拥兵自守的主张,一直平安无事。实无必要因为一城一池和秦国翻脸。”

    赵孝成王沉吟不已。

    赵括出列启奏:“大王,臣有话说。”

    赵孝成王:“讲。”

    赵括:“只有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才会劝大王拒绝接受上党之地。”

    廉颇恼羞成怒:“赵括!你怎敢当堂羞辱相国大人、太尉大人和老夫?”

    赵括冷笑:“臣无非是实话实说。从军事的角度上考虑,假如秦国谋夺了上党之地,就等于掐住了韩魏赵三国的咽喉,直接威胁着我国的门户。一旦秦国大军从上党一线挥兵长平关,我国失守,邯郸早晚将沦陷,我国免不了遭受亡国的厄运。廉颇大将军是一代名将,精通兵法,却怎么看不透秦国企图夺取上党的险恶用心?”

    廉颇想了想,有些尴尬:“…呃,大王,赵括将军的分析…很有道理。”

    赵孝成王:“赵括,依你之见,该怎么办?”

    赵括:“臣以为在秦军大举威迫上党的情况下,应马上请平原君率兵马去上党接收土地,及时整编韩国军队。请廉颇大将军率大队人马随后增援。纵然我军因此要和秦军短兵相接,也不惜一战!”

    李牧启奏:“臣附议。若从长党一线一直到长平关我军层层设防,我国国内的安宁会得到充分保障。”

    赵孝成王:“那就这么定了!”

    163.秦国国都

    议事大厅中气氛异常凝重。

    字幕:秦国国都咸阳

    秦昭王、范雎和蔡泽走入大厅,众臣纷纷起身迎接。

    大厅门关闭。

    众人各就各位。

    秦昭王扫了众人一眼,微微一笑:“秋天大约给人两种景致,硕果累累或草木凋零。我国现在应该是处于硕果累累的境地,所以大家没必要绷着脸。呆会儿议完事,唐大人有意请各位去君子楼一聚。”

    唐中期噎了一下,挤出一副笑脸,左右顾盼:“中秋快到了,在下有意请各位饮酒品茶、吟诗作曲,请各位赏脸。”

    众人欣然叫好。

    唐中期对秦昭王咬牙切齿。

    秦昭王佯装没看见,款款地:“我大秦国自改变攻略,对上党一线形成合围之势,转眼七年已经过去。现在赵国插手我国和韩国之间的争斗,接收上党之地,虽出人意料之外,但又令人无限振奋。我大秦国耐心等待,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给予赵国沉重打击的好借口。”

    蔡泽:“目前赵国为了获取上党之地,不惜出兵50万,加上韩国原有的20万军队,等于是70万人马和我国对抗。我国眼下在前线的部队是38万。敌我的悬殊一下子拉大了。两军一旦交锋,赵国无疑还会增兵。为此战与不战,皆对我军是一个考验。毫无疑问,赵国接收上党,必然认为我国立即会发起进攻,所以大有草木皆兵之感。我军在赵军全线戒备的状态下出击,所付出的代价将无法想象。我国不需要用无数鲜血染红的胜利。”

    范雎:“蔡相说得对。我国不马上发动攻击,更会让赵国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因为赵军不知道我军何时会发动攻击,为此一直会处于非常紧张的防守状态。弦绷得太紧,时间长了,难免会崩溃,我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加紧备战,不是进攻。因而,与韩国议和,与齐、楚、燕、魏四国搞好外交,孤立赵国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公孙大人,请您在短期内拟定出使各国的使臣名单。”

    公孙述:“好的。”

    范雎:“唐中期大人,只要赵国接管了上党,你和有关人员必须不断地向赵国提出严正抗议。当然,绝不谈判也不宣战,可也不排除武力解决争端的可能。”

    唐中期:“明白了。”

    范雎:“白大帅,全军的调度就拜托您老人家了。”

    白起:“老臣96岁了,恐怕只有能力充当顾问,调兵遣将,恐怕还得让范相和蔡相多操心。”

    范雎:“老当益壮。您戎马生涯数十载,有丰厚的作战经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得靠您。”

    白起:“那老臣只有遵命。”

    范雎:“维护国内的稳定,是我军夺取胜利最根本的保障。各位大人还须多多费心,巩固我国的繁荣与安定。”

    众人点头。

    范雎:“请大王进一步指示。”

    秦昭王:“战事频繁。为了进一步激发我国军民的爱国热情,全身心地拥护和支持一统天下的大业,我认为有必要修改律法,进一步增添有关服兵役的奖励条例。是否妥当,请各位畅所欲言。”

    众人情绪高昂。

    164.上党城内

    韩国的旗帜落下,赵国的旗帜升起。

    一群武将簇拥着赵胜和冯亭登上城楼。

    远远望去,秦国兵营星罗棋布,连绵不绝。

    赵胜眺望了一番,收回目光,对冯亭诚挚地:“冯大人,如今你我既同为一殿之臣,生死荣辱就都连在一起了。我带来的十万人马,从即日起全都交给您指挥。”

    冯亭百感交集:“在下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上对不起君王,下对不起百姓。还有什么脸面担当重任…”

    赵胜:“冯大人率众投奔我国,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我国接受上党,也并非是贪城恋地,乘人之危。我们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抗击秦国。请您不要自责。”

    冯亭:“蒙大王和相国大人信赖,在下一定竭力坚守城池!以报知遇之恩。”

    赵胜:“秦军随时会发动攻击,您身上的担子很重啊。不过有廉颇大将军率大军在后面为您做后盾,您不再是孤立无援。只要坚守,时间长了,秦国占不到什么便宜,就会罢兵。”

    冯亭:“但愿如此。”

    165.赵国国都

    赵胜和东方不二在花园中散步。

    字幕:赵国国都邯郸

    赵胜:“一转眼将近两年了,秦国不退兵也不攻击,只是不断向我国提出抗议,不知双方要对峙到什么时候?”

    东方不二:“快了,快了。”

    赵胜皱了皱眉:“什么意思?”

    东方不二:“如果您回忆一下当初在秦国时范雎对你我说过的话,就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秦国有意识地在对我国使用疲兵之计啊。这样耗下去,消耗的是我国的实力。几十万人马一天的开支有多大,您很清楚。秦国财政雄厚,粮草充足,而且军队一贯战时冲锋陷阵,闲下来就开山种地,进行生产。秦国耗得起,我国耗不起啊。恕我直言,我国从接收上党的第一天起就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至今,我军不敢主动出击,也不敢大规模退兵。这么耗下去,国库会越来越空。前线的补给供应不上,军心就会动摇。到那时我军肯定会惨败。”

    赵胜愁云满面:“那您认为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东方不二摇了摇头:“基本上无路可退。秦国一开始就有意拉拢齐、楚、燕、魏、韩五国,孤立我国,就是想置我国于死地。所谓贪小便宜吃大亏,我还有什么话说?”

    赵胜感到全身发冷:“当时您怎么不提醒我?”

    东方不二苦笑:“提醒您有什么用?您是国君吗?”

    赵胜感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