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秦英豪榜 > 第266章
    赵高:“今生有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这时,四名侍卫簇拥着曲宫从外面走进来。

    0014:第十四集

    赵高放下梳子,颇感意外。

    曲宫微笑满面:“贤伉俪别来无恙……”

    赵高扶着秋盈站起来:“清闲度日,一切安好。曲大人还好吧。”

    曲宫:“还好。外出公干,路过此地,特来讨杯茶喝。”

    赵高:“请”。

    三人进入室内,侍卫们在外面守候。

    赵高安顿好秋盈,沏了茶,与曲宫隔案而坐:“曲大人难得光临寒舍,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曲宫环顾了一眼屋子:“书海墨香,真是雅士的居所。贤伉俪品味高洁,由此可见一斑。”

    赵高:“惭愧,惭愧。”

    曲宫:“清闲是福啊。不过依赵大人的秉性,应该不是满足于瓜前李下之人。”

    赵高:“曲大人见笑了。蒙陛下开恩,准在下官复原职。在下一直在深刻反省,只盼再度为朝廷效力。”

    曲宫:“这就好。当今天下初定,要有效地建立一个新秩序,极其不易。匈奴在西北方经常骚扰我边民的生产生活,为此陛下亲自巡视西北方去了。临走之时,吩咐在下负责整顿金融秩序。这一来,可把在下忙得焦头烂额。”

    赵高表示理解:“原先天下各国使用的货币都不一样,如齐、燕、赵等地流行的刀币;楚国流行的郢爰;原三晋之地使用的是布币;而我大秦国在市面上流通的又是圆钱。何况度、量、衡在各国的计算方法都不一样。其实整顿金融秩序,只要统一使用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统一度量衡的尺寸和计算方法,还不是太难。难的是各国使用的文字不尽相同。往往一个字有诸多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读音,不同的含义。这就给中央政府向四方下达命令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为此在下认为惟有统一了文字,规范了教育,使政令通畅,诸多问题方能迎刃而解。”

    曲宫:“赵大人的见解真是一针见血。”

    赵高:“请喝茶。”

    182、大殿上

    待众臣参拜礼毕,嬴政娓娓地:“朕此次巡视归来,感触最深的就是道路崎岖难行。路不畅通,对运输补给,民间贸易和调动军队都不利。因此建桥筑路工程要加紧进行。”

    冯去疾:“是,陛下。”

    嬴政:“王相告老还乡了。左相之位不能空缺。诸位大人认为谁替补合适。”

    众臣小声议论一番,冯去疾启奏:“陛下,冯劫大人是最合适人选。”

    冯劫启奏:“陛下,臣亦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臣以为李斯大人精力充沛,德才谦备,堪当大任。”

    众臣纷纷附议。

    李斯启奏:“陛下,天下一统,各民族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臣对民族事务不甚了解,所以左相之职,臣认为隗林大人担当最为合适。”

    隗林怔了一怔,连忙启奏:“陛下,臣功德低微,恐力不从心,有负国家。”

    嬴政:“无论职务高低,皆是为国效力。隗林,就请你担当大任,统领百官,致力国家中兴吧。”

    隗林出列下拜:“蒙陛下重托,臣当鞠躬尽瘁,报效我大秦帝国。”

    嬴政:“请起。关于统一货币,特别是统一文字之事,曲宫大人、李斯大人和赵高大人都先后上了奏章。朕认为国家统一,规范文字和货币,誓在必行。”

    李斯:“经臣和赵大人、胡大人以及众博士商议,认为行政文字统一规范为小篆,大众文字统一规范为早在原六国之间流行的隶书,形成全国统一的文字标准。至于其它字体,应从民间立即废止。因此就要废除私学,广设国学馆。民间不得收藏和流传异种文字之书。”

    嬴政:“如此甚好。李斯、赵高、胡毋敬,你三人各写一篇文章,作为规范全国文字的范文推广。另史官和博士专门收集整理古籍。对大众有益的书籍通译妥善保存,荒诞不经的书籍一律焚毁。对于原各国历史档案,抽调专人负责整理。统一编排国学馆授课科目。特别对于《礼记》、《尚书》、《论语》、《春》、《秋》、《孟子》、《荀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墨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道德经》、《庄子》、《公孙龙子》还有《吕氏春秋》之类光辉的经典著作,更要悉心整理,倍加爱护。使其千秋万代,在天地间永远流传。”

    众臣肃然。

    183、焚烧场

    无数书籍被付之一炬。

    众多儒生痛哭流涕。

    184、寝宫

    赵高把几份奏章分别放在案桌上,轻声地:“陛下,夜深了,您还是早点休息吧。”

    嬴政:“勤政为民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不过凡事贵在坚持。赵高,你的《爰历篇》、李斯作的《仓颉篇》和胡毋敬作的《博学篇》我都看了。通俗生动,易于传教,很好。统一文字这件事,各地有什么反应?”

    赵高:“等等不一。很多儒生认为此举是在变相地毁灭各国历史,所以颇有不满。”

    嬴政:“爱书如命是知识分子的通病。但一味抱着死教条不放,未免过于迂腐。想当年商君变法之初同样遭到无数饱学之士的大肆攻击。百余年后,我们享受到了变法带来的福泽。为此,打破旧的框框条条,非议难免。凭空说教不如脚踏实地地做一些有益的事。你说呢?”

    赵高:“对。只是臣当心后世之人会曲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嬴政:“今天还没结束,何必奢谈永恒?!”

    赵高心头大震,由衷地:“陛下胸襟宽广,令人无比钦佩。”

    嬴政淡淡一笑:“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之类的言辞,是对后人极不负责任的托词。我既为一国之主,自然会对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至于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不是谁能够标榜或贬低的,文明自会印证历史。只要我们活着不是逢场作戏,此生必然会有价值。”

    185、咸阳宫前

    朝阳下,12尊高大的铜像分左右依次矗立,千万市民前往瞻仰。

    186、君子楼

    冯去疾、曲宫、颜泄、李斯、蒙毅聚在一起喝茶。

    曲宫:“蒙毅,桓齮大将军跟你作的媒还满意吗?何时请我们喝喜酒啊。”

    蒙毅:“别提这档事了。我满意的桓大将军不满意,我不满意的他满意。天下哪有这样的媒人。”

    在一旁与冯劫下围棋的尹腾抬头一笑:“让桓齮作媒,就等于让屠夫写文章,一塌糊涂。不过现在好啦,让这老小子去镇守云南,我们都落得耳根清静。”

    话音刚落,桓齮兴冲冲地走上楼来:“各位大人,我回来了。”

    曲宫:“桓大将军,刚夸你,你就来了。”

    桓齮:“陛下要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这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我和镇守各边关的大将军都奉诏回来凑热闹。今天喝茶谁请客。”

    颜泄:“我。小二,给桓大将军上最好的茶。”

    桓齮:“谢了。”

    说着走到蒙毅身边坐下,瞅着他直笑。

    蒙毅颇不自然:“桓大将军,您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桓齮:“不是不舒服,是不同一般地舒服。蒙毅,从今天起,你应该叫我义父。”

    蒙毅:“为什么?”

    桓齮:“因为我认了一个干女儿。”

    蒙毅:“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桓齮:“你说这话可别后悔。”

    蒙毅:“我为何要后悔。”

    桓齮:“西施美吗?”

    蒙毅:“美。可那是传说。实际上根本没这个人。”

    桓齮:“你这小子总是和我抬杆。今天我让你开开眼界。”

    说完击了击掌。

    两名待卫引着一位身着鲜艳的少数民族服饰的柔美女郎走上楼来。

    众人眼前一花,为女郎的天生丽质所吸引。

    桓齮捅了捅蒙毅:“她叫尼玛。是我在滇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发现的。所谓男才女貌,这样美若天仙的女人应该配得上了你吧。”

    蒙毅不自觉地红了脸。

    尼玛嫣然一笑,倾国倾城。

    桓齮拍了拍蒙毅的肩膀:“知道什么叫清水出芙蓉了吧。怎么样?”

    蒙毅:“我还得征求父母的意见……”。

    桓齮:“不用了。你爹妈都听我的,你只要叫我一声义父,一切我作主。”

    187、议事小厅

    隗林埋头批阅奏章。

    蒙毅走进来:“隗相。”

    隗林抬起头:“蒙大人,你来得正好。关于陛下前往泰山封禅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蒙毅:“陛下出行的主御车6部,供文武百官乘坐的副车36部,金甲武士600人,银甲武士6000人,以及6万精锐部队,都已整装待命。只是如何举行大典,意见尚未统一。所以出行的时间和路线暂时没有确定。”

    隗林:“关于泰山封禅之事,历朝说法不一。很难有一个标准,却又不能一味标新立异。看来此事还得召集学识极为渊博的博士们研讨。”

    蒙毅点头:“下官马上传达您的建议。”

    隗林:“届时请陛下和大臣们一起参加。你去忙吧。”

    蒙毅:“隗相,下官有件私事想请您帮忙。”

    隗林:“哦。”

    蒙毅:“桓大将军为下官说了一门亲事。可下官和女方语言不通……”

    隗林微笑:“桓大将军总是给人添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