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作者:薛涌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isuu.)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部分美国的教育新贵

    所谓弱势阶层,是由经济环境和文化行为两方面造成的。“经济平权”的目标,是为弱势阶层创造机会平等。但文化行为的改造,则要靠劳工阶层自己。过去欧洲的贵族,靠的是家徽、爵位、世袭的特权和遗产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如今美国的精英,则靠考分、大学的学位、领导世界开拓经济和科技前沿的个人素质来出人头地。美国的中高产阶级,正在创造一种培养这种素质的文化。他们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不仅有金钱上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恐怕是他们的父母本身就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序(1)

    这是一场十几个孩子参加的钢琴演奏会,就在他们共同的老师家的客厅里举行。几十位家长和学生把小小的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不足六岁的女儿第一个出场。此时她学习钢琴不足三个月,已经弹了快十个曲子。这次要不看乐谱一口气弹三个。我心里七上八下。还好。她一个音符也没错,只是节奏失去了控制,越弹越快;显然是太紧张,着急想早点结束。虽然美中不足,但我心里还是庆幸:毕竟她是最小的一个孩子。音符不错就不容易了。

    但是,十几分钟后,我的想法就变了。一个年龄相当的韩国裔男童,弹的曲子不仅复杂得多,而且一开始就全身心融入音乐中。音乐给他带来的喜悦充分地洋溢在脸上。接下来,一个矮半头的中国裔男童上场。那么小的个子简直让你担心他会从琴凳上翻下来。但他的水准显然更高,抑扬顿挫,甚至已经自然地有了钢琴家们那种肢体语言。可见他是多么陶醉。

    实在是比不过人家呀!我心里暗叹。中场休息时二话不说找到两个孩子的家长。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个孩子一个比我女儿大几个月,另一个比她小一个多月。他们都学了一年左右。

    2004年我刚刚在波士顿找到工作,家里经济情况还很紧张。第一次买车,只能花3000多美元买辆1999年的旧车,已经跑了快10万英里。原因之一,是孩子到了学琴的时候,要有一大笔开销。货比三家,最后决定买一架3000美元出头的新钢琴(这几乎是我们惟一能负担得起的新钢琴)。钢琴店在波士顿享有盛誉,有自己的钢琴学校;接待我们的销售员就是半个音乐家,不仅卖琴,也帮助介绍钢琴老师。我们明确要求他介绍一个最好的老师。结果找到了现在这位。半小时的课50美元,比一般老师贵一倍。我们刚一听价钱嘴差点儿张开,但咬咬牙还是决定上了。

    参加这个演奏会,第一次见到其他家长,相谈甚欢。大家知道彼此的共同点:不惜工本地为孩子找最好的老师学琴。小的孩子如我女儿这样,在四五岁之间,还没有上一年级。大的孩子则准备上大学了。钢琴老师相当自豪地介绍,她的学生许多上了哈佛、mit、布朗。其中有立志当医生的,有准备学科学的,真正要投身音乐专业的很少,包括两个她称为有“上帝赋予的天分”的孩子,也没有当钢琴家的计划。反而一个平平之辈,马上要进音乐学院。

    我粗粗算一下,这里的孩子,到了八九岁,就得每周上4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的课。一年下来,一个孩子5000多美元。有的家长两个孩子都往这里送。这些家长,许多收入不错,但看不出哪个是大款。一个新加坡来的家长私下还向我们抱怨:“实在太贵了,付不起呀。可是我的孩子换了这么多老师,不找她还是不行。”可以想见,一些家长恐怕也像我们一样,把家底儿全翻出来,投到这个钢琴课上。

    表面上看,明知道孩子不搞专业也这样下血本学钢琴,似乎很不理性。但仔细分析,就能解读出这些家长在孩子身上希望着什么。一上课就知道,弹钢琴几乎是对孩子的智力和心灵最大的挑战。小小年纪,刚刚开始读书,就得认读五线谱,同时手要跟着谱子弹出音乐来,又要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一套不仅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智能和感性,而且需要高度的纪律和刻苦精神。孩子要是能对付这些,你就不觉得

    她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不能对付。所以老师十分得意地说:“我的学生长大后干什么的都有,都非常出色。因为学了这些以后,学什么都快。”

    但是,简单的“智力开发”不能完全解释家长们的动机。大一些的孩子,学钢琴花钱不说,一天至少练二三个小时。一个准备当医生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为一场演奏会一天练六七个小时。美国的高中竞争越来越凶,家长让孩子在这个看似无用的事情上投入这么大,必有其他所求。以我观察,钢琴课实际上是塑造美国未来精英的文化品位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不仅有世俗的成功,而且有一个感性丰富的灵魂,既能创造生活,也能享受生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个小社会。未来美国的精英,也许就是这么形成的。

    走出这个小圈子,你还会看到许多其他的美国孩子。一次在服装店,看两个当妈的在那里忘情地挑衣物,不足两岁的孩子被丢在一旁的购物车上没人管。孩子自然哭起来。当妈的听到哭声怒不可遏,厉声喝道:“闭嘴!”孩子继续哭。当妈的冲到孩子跟前,瞪着眼睛对孩子严厉地小声说了几句,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孩子吓得再不敢出声,当妈的继续回去挑自己的衣服,谈笑如常。再到一些游乐场看,许多家长把孩子往那里一丢,给他们几个钱去尽情玩电子游戏,自己和朋友在那里聊大天。

    其实,钢琴课的那些家长,受的教育良好,有自己的事业,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孩子上课、练琴,她们都必须全程陪伴,就和自己学差不多。后一种家长,则文化程度不高,闲功夫有的是,却不愿意给孩子一点时间。这两种家长生活在一个社会,创造着两种文明。

    以上的观察,实际上就是我在这本书中讲的核心内容。我已经出版了两本对美国的观察:《直话直说的政治》和《右翼帝国的生成》。前者是走马观花式的随感,后者是对2004年总统大选的纵深分析。写完这两本书后,我一直希望能把观感和分析结合,写一本既对变幻不定的现实有亲身体会、又能脱离时事新闻、梳理出美国社会长时段的变化的“耐看”的书。本书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结果。

    序(2)

    本书所描述的,是美国新精英集团的崛起和社会的贫富分化:中高产阶级通过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下一代社会精英。由于他们为自己的子女从小奠定了教育上的绝对优势,在日后的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别的阶层很难对之挑战。他们经济、社会和文化优势被固定下来、|奇-_-书^_^网|继承下去。结果,美国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各阶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小。

    这一趋势,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但在1990年代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变得日益明显,如今依然有增无已。最近美国的变化极有戏剧性和突发性,从2000年到2004年的总统大选,从“9·11”到伊战。世界好像翻了个个儿。但是,别管世界怎么翻转,我所谈的这一深层的社会变化几乎丝毫不受影响,足见其内在的动力之强,绝非转眼即过的新闻。

    要理解这种变化的深刻性,必须回顾整个美国的历史。托克维尔在其《美国的民主》一书的开篇就说,美国给他的震撼,是其社会的平等和均富。在当时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资源都被贵族阶层所垄断,不仅贫富分化严重,而且小民百姓永无出头之日。在美国,一个一文不名的人,竟也可以白手起家,很快进入上流社会。没有任何等级秩序限制人们的自由发展。整个社会财富分配甚均,没有像欧洲的王室和贵族那样住在城堡里、使唤着上百奴仆的巨富,也不见欧洲大都市中那些沿街流浪、随时可能饿死的平民。

    美国历史的发展,似乎不断证明了托克维尔的观察。像卡耐基这样十三四岁的穷孩子,因为父母在苏格兰实在混不下去,举家迁到美国。上岸后身无分文,立即给人家当童工。几十年后,他成为世界的钢铁大王。他厂里的钢铁产量,比整个英国的钢铁产量都高。这样的例证,向人们展示美国是个公平、人人有机会的社会。也正是这样的信念,驱使着几千万欧洲移民跨过大西洋来寻求美国梦。

    但是,美国和欧洲的位置如今正好调过来。最近各种的统计和研究表明,美国贫富分化过大,欧洲则相对是个均富的社会。同时,美国人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人人都有机会,以及这种机会所创造的任何一个社会也不能比拟的社会流动性)正在急剧丧失。欧洲人跨代之间的阶层变化,已经明显比美国快。如果你是富人,最好留在美国,因为你的子孙在美国更可能维持原来的地位。如果你是穷人,最好去欧洲。因为在那里穷孩子变成富人的机会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这种贫富日益分化、社会流动日益减弱的趋势,不仅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本质,而且很难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对之进行逆转,可以说是美国建国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变。

    美国贫富分化的加剧,并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