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 第67章 斗诗
    对于会试的结果,朱棣也有些吃惊。

    他知道秦锋严苛条件下收的门生资质是不会弱,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七个门生竟都能名列前茅。

    在解缙定了名次,朱棣还把七人考卷调了过来。

    无论是字体,卷面,还是文章本身都无可挑剔,堪为上乘。

    既如此,朱棣也就并没刻意打压,以解缙糊名时定下的名次做了最后成绩。

    在急需治国人才之时,哪还能管出身。

    若真计较出身,那解缙定下来的这些人都大部分还是江西人,是解缙的同乡呢。

    这可比同出科学一门,让人怀疑多了。

    之后,就是殿试了。

    一般情况下,殿试的名次与会试时的出入基本不会太大。

    会试的结果及时朱棣最后拍板定下的,殿试自不会有太大变动了。

    杨相,宋子环,王训分别为二甲前三,秦政学第四,周忱第五。

    至于曾棨,周述,周孟简一甲的三人则由朱棣最后确定三人排名。

    朱棣圈出了曾棨的状元名额后,正要提笔,随之问道:“周述和周孟简是亲兄弟吧?”

    这些士子将来是要派上大用场,肯定是要各方面都调查清楚的。

    既是同乡,又名列前茅,解缙多少打听了些,现在朱棣问到,正好派上了用场。

    “是,周述过继给了其叔父,要年长周孟简几岁。”

    朱棣微微一笑,称赞道:“光耀门楣,堪比二苏。”

    虽是一句简单称赞,但能从皇帝嘴里说出,顷刻间就会变得不同。

    之后,朱棣提笔把周述划为了榜眼,周孟简划成了探花。

    定下之后,把名单递给了解缙,道:“就这样定吧,弟不可长于兄,周孟简只能屈居个探花郎了。”

    不说着本就合情合理,即便不合情理,解缙这个主考官也难阻碍了最后的结果。

    “刘子钦是你们江西这次乡试的解元吧,听闻素有才子之名,会试和殿试名次均有些不太理想吧?”

    刘子钦排在二甲十二名,是否有解缙的操作不得而知,反正若想查出问题肯定是不可能的。

    对朱棣的问题,解缙表现淡然,回道:“是,刘子钦才气并不输于曾棨,但为人桀骜了些,所做文章与曾棨比少了些朴实,还需多加磨炼。”

    刘子钦也是江西人出身,即便把他的名次提到了一甲,在满是江西士子的会试中仍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因而,朱棣也没必要刻意去提拔刘子钦。

    “朕相信诸卿眼光,放榜吧,朕的新科士子恐都等急了。”

    领了朱棣旨意,解缙随之吩咐礼部放榜。

    殿试的结果与会试没有太大出入,但士子们的激动仍旧异常。

    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得到了回报,虽是早已预料出来的结果,但这份欣喜还是很难控制的住的。

    之后至吏部派遣之前,还是有一段时间尽情玩乐的。

    这段时间或许是他们这辈子最自由自在的几天了,肯定是得把握好的。

    秦锋自也没限制门生,任由他们出去自由交友。

    其实,这些士子看起来是在玩乐,但实则却也是借此搞些社交,形成自己将来官场上的圈子。

    有了利益团体,将来极有可能是能救命的。

    他的门生攀上他无疑是找到了一座极大的靠山,但若再以他们门生形成利益团体,那也能反过来帮上他的忙的。

    之后,官方又安排了鹿鸣宴,算作是天子的宴请。

    鹿鸣宴上,曾棨被朱棣点出,要求写几首以梅花为题的七律。

    为调节氛围,允许在场其他士子参与。

    在场士子们先行做诗,曾棨再根据其诗表达之意再做一首。

    不限要求,可自由发挥。

    如此便得益于灵感,做起来更容易些。

    增加了限度,难度立马就抬高了不少。

    提了要求,朱棣许是为避免紧张,最后又补充了一句,道:“此纯为娱乐,自愿参与,曾状元若不能对出,可由其他人接替。”

    即便是娱乐,但却也是一个极佳的表现机会。

    若能给皇帝留个好印象,那接下来对官职的安排或许就能好上不少,于此生仕途之上都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朱棣出言,很快有人做了第一首。

    是首早春之梅,中规中矩,谈不上多出色。

    曾棨没有丝毫停顿,出口成章,立马跟上。

    不仅如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远超那士子的。

    这是个表现的机会不假,但若给皇帝留的印象不好的话,那于自身发展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第一个士子起的头不怎么好,之后良久都没有士子们再勇于出头了。

    这些士子们是读书人不假,但他们平日所读的书都限定在程朱理学当中了,除非读完这方面的书时间还能有结余者。

    不然的话,他们根本没时间再花时间学作诗了。

    更何况,作诗那也是受环境心情影响,在这种氛围下,除非有能七步成诗的本事,不然的话根本不可能作出来的。

    就当朱棣以为只一首就没了热闹,都打算让曾棨自由发挥了,刘子钦站了出来。

    “我来!”

    对曾棨,刘子钦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

    他当初没接收解缙的泄题,一方面是因有自己的骄傲,另一方面也是自信凭自己的本事也能拿了状元。

    现在状元与他失之交臂,他是怀疑曾棨是因解缙泄题才拿了本属他的状元,但他宁愿以自己的本事光明正大打败曾棨,也不屑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因无端臆测戳破他们。

    “朕还以为朕的新科士子没有勇气敢做此挑战呢。”

    刘子钦冲着朱棣行了一礼,连自我介绍都没有,当即开了口。

    很明显,他只想打败曾棨,并不打算在朱棣面前表现。

    之后,两人便就不同场景、不同季节,又就梅花的姿态、品种,对梅花所给予不同的情怀方面出手,一递一首,开始了交锋。

    单单就这些诗词,两人皆能达到首首流畅,格律规范,构思精巧,诗意隽永来,但刘子钦的敏捷程度明显要若于曾棨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不相上下,越往后落后于曾棨的时间越久。

    一直到八十多首之后,刘子钦在停顿了一炷香状况后,终于甘拜下风认了输。

    敢比那就得敢输。

    刘子钦拱了拱手,先是冲朱棣道:“臣才疏学浅,江郎才尽了。”

    之后,又与曾棨道:“曾兄博闻强记,学识过人,在下认输,曾兄的状元名副其实,在下佩服。”

    刘子钦退出,朱棣意犹未尽,问道:“曾状元还有吗?”

    曾棨刚刚找到了状态,意犹未尽较之于朱棣更甚。

    “有,还有几首。”

    听了曾棨的话,朱棣面露欣喜,大手一挥,道:“继续。”

    鹿鸣宴上的士子还是随行官员,听着这场斗诗都觉酣畅淋漓,唯一心有的愁苦那就是负责记录的那些书吏了。

    曾棨和刘子钦每出一首,他们都得准确记录,绝不能在字上出了差错。

    毕竟这不久之后是要给皇帝看的,若写了错字,那是要出问题的。

    反正诗做的如何他们根本来不及感受,只觉手腕快要断了。

    只可惜,根本没有顾虑他们的情感,随着曾棨的开口,他们该书写还得继续。

    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曾棨一口气又出了二十多首。

    也就是说,曾棨一口气做了做了一百多首关于梅花的七律,较之于刘子钦直接多了二十余首。

    这从哪方面来看,都远胜于刘子钦了。

    朱棣知曾棨有才干,出这个要求只是想调气氛的,没想到竟得了这么大一个收获。

    若说曾棨有此成就是秦锋的功劳还谈不上,但至少可以说秦锋识人的眼光是不错的。

    朱棣抬手从书吏手中要来了稿纸。

    曾棨,刘子钦两人所做的近二百首诗都在了。

    这二百首诗都尽写梅花之鲜丽,抒发梅花之神韵,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文采喷发,一如梅花斗雪怒放。

    击节诵吟,无不音律铿锵,口齿留香,怡情悦性,拍案称绝。

    朱棣笑得开心,道:“想不到有朝一日朕竟也能有李太白一样散做诗的人才了,曾刘二士子皆都可为读书人的表率了。”

    朱棣是武夫出身,但并不能否认他对诗词的喜爱,曾棨,刘子钦今日的表现让他特别满意。

    这样的人才都是他的门生了,足以说明天下大部分读书人还是支持他的。

    篡位谋逆一直都是他的心结,方孝孺读书人誓死不降更是他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

    他非常清楚治国是要靠读书人的,若不能得读书人的支持,那他的江山永远都不能稳当了的。

    这次的会试他以为读书人的层次会有所欠缺,没想到这并不比顽固不化方孝孺之流差啊。

    稍微停顿,朱棣大手一挥,直接道:“曾棨授翰林修撰,周述,周孟简授翰林编修,另择二甲刘子钦等文学,写字较好五十人入翰林庶吉士,吏部拟定名单交朕定夺。”

    翰林院历来都是清流之地,也是最有条件成为京官的。

    在历练时间够了之后,便会由吏部派遣他们入庙堂的中枢衙门了。

    这远比给了县官之后再一步步升迁为京官要迅速的多的多。

    这样的定夺基本形成了定论,朱棣出言无非是确定了曾棨,刘子钦在他这里的位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