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 > 第444章 秦州告急
    第444章秦州告急

    李余成立影卫没几天,飞卫传报,八十万众西番军现已攻入秦州的汤古郡。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弹,令李余震惊不已。

    不久前,李惠亲率的周国大军,在宛国击败西番军,但最终李惠也死在归国的途中。

    本以为西番国吃了一场大败仗后能安稳几年,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卷土重来,而且还直接侵入进周国境内。

    李余接过战报,展开,定睛细看。

    西番军在宛国战败后,西番国王立刻对军方高层做了调整。

    原本作为帝国第一指挥官的阿维森纳被免职,第二指挥官萨勒曼升任第一指挥官。

    萨勒曼是西番名将。

    当初,西番军在对宛国发动大举进攻的同时,萨勒曼则在对萨罗国发动入侵。

    只不过西番对宛国的战争属主战场,西番的主力大军也都集中在宛国。

    而在萨罗国发生的战事,则属次战场,当时萨勒曼率领的西番军也只有十余万人。

    可萨勒曼就用这区区的十来万人,出人意料的一举征服了萨罗国。

    现在,以萨勒曼为首的八十万大军中,便有二十万人是萨罗国军队。

    萨勒曼统帅八十万大军,攻入宛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向前推进,势不可挡。

    甚至连宛国的都城,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都未能坚持两天,便被西番军攻破。

    除了少部分的王族及其亲信逃亡外,全城二三十万的军兵,要么被杀,要么沦为西番国的奴隶,宛国都城,毁于一旦。

    至此,西番军已经完成吞并宛国的目标,可是萨勒曼并没有就此歇战,他统帅麾下的将士,继续向东推进。

    仅仅几日的光景,西番军的先锋部队便打到周国和宛国的边境。

    在这里驻守的数万京师军,被突然出现的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仅仅一天的时间,数座要塞相继沦陷,西番军也顺势攻入周国的汤古郡。

    这便是周国西北方的战况。

    汤古郡传回朝廷的告急书信,如同雪片一般,一封接着一封。

    新君李据亦是焦头烂额。

    他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朝堂上,李据询问群臣,谁能率军击溃西番军。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挺身而出,向李据请缨出战。

    其一,西番军确实是来势汹汹,且兵马众多,战力彪悍。

    其二,京城现在根本没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为了平定九王之乱,京师军主力已经悉数调走,剩下的京师军,还得镇守京城,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调往汤古郡与西番军作战?

    没有足够的京师军怎么办?

    只能临时征召新兵!可是,用临时拼凑出来的虾兵蟹将,去与连战连捷、士气如虹的八十万西番军作战,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言对李据的影响太大。

    朝中的许多能臣名将,表面上是对李据俯首称臣,但内心却是对李据充满质疑,很多人都在怀疑,先皇李惠会不会真是被李据毒死的。

    要知道朝中的文臣武将,可都是李惠的老哥们、老兄弟,这大周的江山,就是他们跟着李惠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对李惠的感情极深。

    现在李惠死得不明不白,而新君李据又有重大嫌疑,人们当然不愿意为了李据,上战场去与西番人拼命。

    出于这些种种的愿意,大周的朝堂上,满朝的能臣名将,却无一人向李据请缨出战。

    看着下面一个个低垂着头,全都默不作声的文臣武将,李据颇有心灰意冷之感。

    以前他不理解何谓众叛亲离,现在,他算是深刻领悟到了。

    散朝之后,李据便随之病倒。

    即便是卧病在床,看着一封封边疆传来的急报,他也是一筹莫展,忧心忡忡。

    思前想后,李据召陶源入宫见他。

    在群臣当中,李据还是最倚重陶源。

    来到李据的寝殿,看着躺在床榻上,显得异常苍老的李据,陶源心中叹息一声,他跪地叩首,说道:“臣,拜见陛下!”

    李据让宦官胡韦扶自己起来。

    他坐在床榻上,向陶源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镇国公请起!”

    “谢陛下!”

    李据现在的身体状况极差,打眼一瞧,还以为他病入膏肓了呢!

    他接过参茶,喝了一口,又挥手道:“赐座!”

    胡韦立刻搬过来一个小凳子,让陶源坐在床榻边。

    李据咳了几声,擦了擦嘴角,问道:“汤古郡乃至秦州之危局,镇国公可有应对之策?”

    陶源欠了欠身,说道:“陛下,臣以为,汤古郡之战事,朝廷只能派出一得力之将帅,领兵出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谈判,已无可能。

    剩下的,就只能是打了!

    李据眉头紧锁,说道:“朝堂上的情况,镇国公也都看到了,满朝文武,无一人肯请缨出战,这让朕,如何是好?”

    陶源默然。

    大周的江山也才十年出头,能征惯战的将帅们也都健在。

    可是,肯为李据出战者,一人都没有,这即可笑,也可悲,更讽刺啊。

    李据突然话锋一转,问道:“镇国公,朕让十七弟领兵出战如何?”

    他此话一出,让陶源身子为之一震。

    他急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哦?”

    “吴王殿下年方十七,且从未有统帅大军之经验,贸然让吴王殿下领兵出战,恐怕,于战事不利!”

    陶源的话说得还算是客气。

    你让李余率兵出战,这不等于是推着李余去送死吗?

    西番军可是八十万众啊,而李余又有多少兵马?

    边军五万,梁州府无兵可用。

    所以,你打算让李余就率领这五万边军,去与西番国的八十万大军抗衡?

    陶源意味深长道:“陛下,此战事关国运,还望陛下三思啊!”

    李据苦笑,他何尝不知道派李余出战的风险有多大。

    可问题是,他现在无人可用,如果强行指派一名将领出战,他心里更加没底。

    李据思前想后,幽幽说道:“现在,朕,唯一能指望的人,也只有十七弟了!”

    “陛下!”

    “而且,朕以为,十七弟是一员福将,或许,由十七弟出马,真能解了秦州之危局!”

    陶源扶额,事关国运的一战,生死存亡,岂能儿戏?

    他还要说话,李据向陶源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朕当然还得问问十七弟的意见。”

    陶源沉吟片刻,躬了躬身子,未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