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125章 火烧扬州,水淹宿州
    先前为了稳固南部边境,朱温抛弃了杨行密而表奏孙儒为淮南节度使,借以扰乱淮南地区的稳定,为将来的军事介入埋下伏笔,浑水摸鱼。如今,这一计策有了初步成果。

    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孙儒的官方称呼由蔡贼(蔡州秦宗权余孽)或孙贼变更为淮南节度使,同时对淮南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消灭地区不安定因素----杨行密,也就具备了合法性。

    在朱温的谋划之下,孙儒与杨行密完成了角色互换。

    当河东交战正酣的时候,孙儒集结了几乎全部家当,自润州向南推进。杨行密手下最负盛名的两员大将田頵、安仁义节节败退,以致士气严重受挫,其余城池守将皆望风披靡,杨行密处境堪忧。

    孙儒部将李从立率领一支突击队,抄小路急行军,突然出现在宣州附近,要对杨行密实施斩首行动。

    此时的宣州尚未完成军事部署,军心大恐。

    危急时刻,杨行密的另两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大显神威,抵住了雪崩的局面。

    一位是台濛,率领五百名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到敌营附近,之后便命令士兵来回奔走呼号,大声传话。李从立中了台濛的疑兵之计,放弃了突袭宣州的计划,急忙率兵退走。

    另一位是李神福,诈败佯退,诱敌深入,之后率精锐发动夜袭,俘斩千余人,打退孙儒的先锋军。

    虽然暂时保住了宣州大本营,但杨行密仍然是败多胜少,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一场大雨引发了洪涝灾害,把杨行密从死亡的边缘拯救了回来。大水淹没了孙儒的营地,迫使孙儒返回扬州。

    杨行密趁机收回了和州、滁州。

    与此同时,朱温又对杨行密抛出了媚眼,二人达成南北夹攻孙儒的密约。

    朱温反复于孙儒、杨行密之间,将其淮南均势的战略体现得淋漓尽致,总是联合弱的一方抗击强的一方,让双方相互消耗。

    面对朱温与杨行密的南北联合,孙儒发出檄文,历数朱温、杨行密的罪状,并放出豪言壮语:等我踏平宣州、踢翻汴州,就亲率大军前往京师,肃清天子身旁的奸邪小人!

    随后,孙儒做出破釜沉舟的样子,下令纵火焚毁扬州城,屠杀老弱病残,将其尸体制成军粮,然后裹胁着青壮年男女,随军南下。

    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都是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儒自毁扬州城则是把无辜百姓推入火坑。孙儒与项羽、韩信有本质的不同。

    杨行密的部将张训、李德诚冒险潜入扬州城,扑灭残余火势,抢救出尚未变成爆米花的粮食大约十万斛,用来赈济饥民。

    泗州刺史张谏请求借粮供给手下饥饿的军队。

    张训没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挖社会主义墙角,他以主公杨行密的名义馈赠了数万斛粮食给泗州。张谏对杨行密感恩戴德。

    泗州归属徐州时溥的感化军。此刻,徐州时溥与朱温正打得不可开交,而朱温又是杨行密的战略盟友,张训的行为可以被扣上资敌的大帽子。

    但是,人性的温暖常常在残酷的战争中得以体现。

    如同西川争夺战中,王建围困成都,粮食走私贩将粮食卖到城中,论律当斩。而王建却同情战火中的无辜百姓,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不对这种资敌行为进行阻挠,任由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流入敌营;成都城中的陈敬瑄,也是如此。

    唐末军阀之间的混战,几乎可以说是无义战,都是狗咬狗。能在战争中体现人性的光辉,给予敌人或敌对阵营中的百姓一点人文关怀,还是值得特别褒扬的,也让这段臭气熏天的历史有了为数不多的可圈可点之处。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ss="list-inline">

    </ul>

    /74/74669/2283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