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零九章 实验成功,申请超级武器项目,特异现象的新发现!
    王浩和廖建国说完以后就回了办公室,他确实对于持续性f射线的后续研究不感兴趣。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就是耗时耗力,持续性f射线的研究需要在反重力场内,放置一个高能量强度的散热源。

    散热源最好的选择就是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的优势实在太多了,比如说,持续性的大量高强度散热,一直能持续十几年、几十年。

    比如说,反应强度稳定、现有的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散热可以一直供给实验需求。

    等等。

    但核反应堆的缺点也很大,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就是能直接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放射性问题。

    如果是在湮灭力场实验基地做研究,参与研究的人员都要穿上防辐射装备,而且还不一定能保证安全,实验就比会变得很复杂。

    另外,内部热源添加核反应堆,并不是湮灭力场实验组单独能够进行的,需要找核研究团队合作。

    为了保证核反应堆的有效控制、解决放射性危害、反应堆冷却以及其他问题,就会让整个设备变得极为复杂,单单是设计就会变成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从设计到制造更是需要很长时间。

    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后续研究是属于纯技术设计领域,没有任何科学探索性可言。

    这就像是设计制造飞机。

    飞机飞行的理论已经非常完善,设计和制造就是一大堆工程师的工作,也根本没有必要让他参与进去。

    王浩还是喜欢探索科学的未知性。

    未知,才有意思!

    另一边,廖建国的心情就很复杂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来湮灭力场实验基地,会听到这么重大的消息。

    持续性f射线?

    如果f射线变得可持续,都可以称作是‘超级武器’。

    这种超级武器的研究,只是听听就让人非常期待,其意义甚至不比作为大工程研究的核弹、航母来的差。

    核弹,具有战略威慑力,但几乎不会使用。

    航母,能提升近海的防御能力,同时也会具备非常重要的远洋打击能力,能大大增加国家的军事影响力。

    但伴随着反重力技术的发展,战略上来说,航母就变得有些鸡肋了,再强大的航空母舰,都永远赶不上飞在空中的‘空天母舰’。

    即便短时间内,航母依旧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但国内的航母动力技术,落后阿迈瑞肯几十年,想赶超是很不容易的。

    而f射线,是国内独有的!

    f射线具有持续性以后,就会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会成为打击高空目标和近地卫星的利器。

    这项研究绝对会成为可比拟核弹、航母的大工程。

    如果能真正研究制造出来,相关学者、工程负责人,都可能会成为记录在史册的伟大人物。

    廖建国想想都心潮澎湃。

    他随即苦笑的摇头,“这么重大的研究,王院士根本不感兴趣。”

    “果然!”

    “我们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想想也对,王院士已经千古留名了,他肯定有更高的追求,像是这种研究……”

    “人家也看不上!”

    廖建国顿时满心复杂,但依旧对新实验非常期待。

    新实验,就是对f射线持续时间的检测了。

    只要能检测到持续时间,就能确定新技术制造的f射线具有持续性,研究就有了技术基础。

    这次实验需要非常高精度的测定设备。

    湮灭力场实验组联合f射线实验组,一起提交了实验需求报告后,立刻引起了军-方以及科技部门的重视。

    很快军-方从国内最顶尖的光学研究机构,调用了最尖端、精密的检测设备,并快速运送到了湮灭力场试验基地。

    他们还派了一个专业的研究员过来。

    设备从调用、运送,到安装、调试,只花费了半个月左右,确定设备能够配合实验进行后,下一次实验就开始了。

    上级派来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女研究员,名字叫徐华。

    当实验开始的时候,徐华满眼都是紧张和激动,她激动的是,能参与到‘从来没听说过的’f射线发生实验。

    f射线,还是以制造反重力场、强湮灭力场为基础的,听起来就非常的高大上,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

    另外,参与到王浩的实验,也是值得激动的地方。

    那可是王浩、王院士啊!

    国际科学界不知道有多少王浩的崇拜者,徐华就是其中之一,她对于王浩非常的崇拜,见面第一件事就是找王浩签名。

    当时王浩都有点尴尬。

    在一起工作了几天以后,徐华心中的情绪倒是平复了很多,但面对马上进行的实验,她依旧感觉非常激动。

    她就站在王浩身旁,安耐住激动的心情,说起了检测设备情况,“这套设备是国际最尖端的,检测时间精度为0.001秒。”

    “它会即时进行检测,并计算对比对比光线情况。”

    “我已经根据原来的实验数据做好了设定,只要f射线的持续时间超过0.001秒,就能够检测到……”

    徐华仔细介绍起来。

    王浩已经对于新设备有了解了,他只是澹澹的点头,对于设备精度还是非常满意的。

    这种直接进行检测的设备,检测精度达到0.01秒是非常惊人了。

    好多物理领域时间的表述,数值都非常的惊人,比如快速衰变粒子的寿命,有些甚至低于10的负20次方秒,根本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但实际上,那些都是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而不是直接性的‘计时’检测。

    计算,听起来似乎会非常准确,但可能和现实存在巨大的偏差,理论上计算出的时间和现实不同。

    相对论,也支持了这一点。

    所以f射线的持续时间,还是要能够具体检测出来,才能说明具有持续性。

    ……

    实验进入到最后的准备时间。

    徐华去了实验间。

    廖建国站在王浩旁边,他表现的比其他人更加紧张,因为只要实验有发现,他们就会启动项目研究,他还会成为项目负责人。

    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够检测到f射线的持续性。

    这时,廖建国关心的问道,“王院士,f射线的持续时间和热源强度正相关吗?”

    “这个问题有些超纲了。”

    王浩笑道,“我们先要检测到持续性,才能够研究其和热源强度的相关性。”

    廖建国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也知道,但还是想提前了解一下。”

    “我也不能确定。”

    王浩道,“规律肯定是要后续实验验证的,我只能确定在低热源的情况下,f射线的持续时间和内部热源强度正相关。”

    廖建国继续问道,“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热源强度达到一定数值,f射线就能够一直持续?”

    “……这个,也有可能。”

    王浩不确定的摇头,“那会是一种理想的情况。想要达到那种程度,也许热源就不能只是小型核反应堆,而是剧烈的核聚变?”

    “核聚变!”

    汤建军捕捉到了关键词,他眼前一亮问道,“王院士,是否有可能在里面进行核聚变反应?”

    王浩苦笑道,“这你要问廖主任了。”

    “如果能检测到持续性,后续的研究就是廖主任负责了,核聚变反应太过剧烈、难以控制,内部添加小型核反应堆,应该会给未来控制核聚变的研究打基础吧。”

    汤建军看向廖建国也有些尴尬。

    在廖建国来到实验基地以后,两人还是正常的交谈,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但汤建军总是感觉很尴尬。

    廖建国倒是不在意了。

    在重量级的大工程面前,和汤建军那点小别扭根本不算什么,他只是憧憬着能接手大项目研究。

    廖建国对汤建军说道,“我们后续会申请f射线的持续性研究,在内部添加核反应堆,肯定会是个大工程。”

    “相关的实验数据,肯定能够为未来核聚变研究打下基础。”

    汤建军也憧憬起来。

    虽然只是‘打下基础’,但最少也有希望了,他只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那一天。

    在几人的交谈声中,实验已经开始了。

    整个实验流程和上一次的实验基本一致,只是f射线释放口增添了光学检测设备。

    当f射线准备释放的时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伴随着黑影一闪而逝,他们马上看向了角落一台电脑屏幕,电脑连接的是光学检测设备,数据会及时的上传过来。

    “已经有数据了!”廖建国率先惊呼一声,“0.078秒!”

    “是这个指数吗?”

    “没错!”

    “是0.078秒,比想象中的还要长!”

    “精度达到0.001秒?真了不起,数值都快接近0.1秒了……”

    所有人都很激动,“检测的持续性,就说明新技术释放的f射线能够维持住,太了不起了!”

    “我们成功了!”

    “成功了!”

    ……

    实验结束。

    所有参与实验的研究员,都针对实验做记录或写报告,然后一起做了实验总结会议。

    之后王浩、刘云利、廖建国等人,就一起写了一份《f射线持续性做进一步研究》的申请计划书。

    申请计划书上说明了最新的实验发现,以及以实验基础进行的技术理论推导,并阐述了f射线持续性研究的重要性。

    廖建国还在报告上标准了‘超级武器’四个字,并说明f射线持续性研究能制造出‘超级武器’。

    超级武器,并没有夸张的成分。

    研究的核心是新的f射线发生技术,而技术提升方式是在内部添加核反应堆,从实验发现角度上来说,内部热源强度增大不止能增加f射线的持续性,还可以增强强度和传播距离。

    想想……

    f射线具有了高强度、覆盖超越距离以及可持续性特点,发生设备还变得简化许多,甚至可以对释放口的角度进行调整。

    那绝对可以称作是‘超级武器’。

    《f射线持续性做进一步研究》申请书,很快被提交到了军-方以及科技部门,上级负责人徐老师和张将军都看到了报告。

    他们的反应都一样。

    “这是真的假的?”

    “超级武器?也太夸张了吧!f射线还能持续,还能转角度?”

    “什么空中目标,都会变成靶子吧?”

    “太夸张了!”

    虽然申请书内容写的非常惊人,但因为王浩也是申请人之一,可信度自然就大大提升。

    徐老师和张将军商议一下,就决定一起过去看看。

    于此同时。

    王浩没去等上级部门的反应,就已经回到了西海大学,他先是去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去看一下新团队情况。

    新团队,就是湮灭力场材料实验组。

    实验组的负责人是盛海亮,其他成员也都来报道了,总计有二十三,被分成了三个小组。

    他们的工作地点暂时还是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之前何毅一直在负责湮灭力场材料的实验,他已经有很多工作经验了,现在只是把工作交给新的实验组。

    好的在何毅的帮助下,盛海亮很快就适应了工作。

    王浩到研究中心见了盛海亮,又见了其他的新人,他简单发表了讲话,就是强调湮灭力场材料实验工作有多重要。

    他确实对于新实验组工作很期待。

    王浩一直希望能以金属材料为基础来制造强湮灭力场,对比高压混合超导材料来说,金属超导材料的优势太大了。

    比如,电流承载能力更强。

    从理论上来说,更强的电流承载能力,也就意味着内部存在更多的半拓扑结构,并使得制造出的湮灭力场强度更高。

    另外,金属超导材料使用对环境需求低,制造强湮灭力场发生设备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上来说,能以一阶铁元素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发生的基础材料,对于探索特意现象、破解一阶元素奥秘等,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这些都是优势。

    当然了。

    新的实验组想要真正的发现,还需要时间以及很大的运气成分,王浩短时间内倒是没什么期待。

    在完成f射线新技术的研究后,他就回到大学里进行常规的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是和黄震、丁志强、海伦以及保罗菲尔-琼斯等人,一起进行湮灭理论以及相关实验现象的理论探讨。

    下午。

    王浩正躺在椅子上,悠闲的喝着咖啡、看着电影。

    丁志强走进办公室高喊了一声,“王老师,有新发现,可能和特异现象有关!”

    王浩顿时坐了起来,问道,“什么发现!”

    “看这个!”

    丁志强把平板电脑递了过来,上面显示的是新发型的《材料物理》的电子期刊。

    其中有一篇研究论文,名字叫做《一阶铁元素外层电子异常研究》,是r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的栗村吉雄完成的。

    栗村吉雄研究一阶铁元素的过程中发现,一阶铁元素的外层电子活跃性‘不合常理’。

    这种不合常理性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一阶铁元素更稳定的化学性态,比如,其金属化合物拥有比常规铁更低的电阻值。

    研究中列举了很多物理特性。

    当对于这些物理特性做对比的时候,就发现有些物理特性表现是相反的。

    比如,更稳定的化学形态,可能会意味着更高的电阻值。

    这一条结论并不是肯定的,但好几条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很不一般的,对比其他常规元素的特性来说,“一阶铁元素以及其金属化合物,电阻值理应更高而不是更低。”

    这就是问题所在。

    经过多个方面的论证以后,栗村吉雄的研究得出‘一阶铁元素外层电子活跃性异常’的结论。

    “我觉得,这可能和特异现象有关!”

    丁志强道,“这个研究找到了异常的地方。如果是常规的元素,外层电子不可能如此活跃。”

    王浩思考着问道,“如果外层电子活跃,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代表其化合物性态不稳定吧?”

    “对。”

    丁志强用力点头,“但是,一阶铁的化合物,甚至要比常规铁化合物性态还稳定的。”

    他说的是化学键的稳定。

    化学键的稳定表现就是,想要让化学键分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通过化学反应分离也会释放更大的热量。

    王浩仔细思索着,忽然想到了另一个实验。

    何毅做湮灭力场材料实验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一阶铁材料表现出的反重力特性很不一般。

    在超过临界温度几十k的时候,材料就能制造出微弱的反重力场。

    两者,是否有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