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 三十二日 > 三十二日 第29节
    这是依旧不放弃使用物理手段捕捉三十二日的大实验室。

    以后每一次易阿岚和周燕安进入三十二日时, 都在要在这里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虽然那些手段早已经在周燕安身上使用过且没有取得任何反馈,但除了继续反复实验也别无他法了。有教授猜测, 可能三十二日引起的物理现象太过细微,现阶段的仪器暂时捕捉不到,但不排除进入三十二日的人越多, 相关现象可能会稍微明显一些。随着办事处不间断的组员招募, 以后实验样本也会越来越多。

    易阿岚也发现这里多出了一个生面孔, 并非是工作人员, 而是像他一样,被人群围着,贴上乱七八糟的贴片。

    班长郑铎跟他和周燕安介绍:“你们一直在外面, 可能还不知道。那个人是我们的新成员,也是能进入三十二日的,叫孟起, 现在住在你们楼下。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来自物理研究所的固体物理博士生。”

    在任何领域稍加专业的都是三十二日里稀缺的人才, 有了孟起,总算是能在正常世界和三十二日搭建出一道物理交流的桥梁。

    孟起此次进入三十二日的任务同样繁重,他一边要以个人力量运用他所有能运用的仪器, 看能不能观测到正常世界的存在, 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去探索三十二日世界的本质。

    考虑到孟起是固体物理出身,各位教授研究的方案让他一开始从他很熟悉的金属元素放射性半衰期着手, 去三十二日的实验室里检测在正常世界已经确定的部分金属元素的放射性半衰期,这类金属元素他所在的研究所有很多,范围涵盖放射性半衰期长达上亿年的铀235、钾40,几千年的钚239、镭226,到几十年的铯137、锶90等,得出数据后将用来比照正常世界的数据。

    这些数据至少可以证明三十二日到底和正常世界只是表面相同,还是从地球的存在历史到物质元素细节都一模一样。

    易阿岚看了眼不远处的孟起,果然像是个博士,戴着眼镜,略微瘦削,皮肤白净,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孟启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岁月在他的脸上还很显年轻,哪怕进入大学校园也不违和。

    再一看围着孟起的人,多数年纪偏大,两鬓带有些许斑白,有几张面孔甚至会感到有点熟悉,易阿岚觉得应该在科学期刊或者新闻上看到过。

    易阿岚感慨地叹了一口气,他以前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生活有一天会被改变得这么彻底,奇幻得仿佛在梦中。

    易阿岚、周燕安、孟起依次躺在实验床上,随着凌晨两点三十四分的逼近,更奇幻的事情如约而来。

    上一秒,相距不到一米的三人,下一秒就散在空寂地球的天南海北。

    易阿岚在南林市人民医院的妇产科病房睁开眼,和梁霏、小护士面对面。

    三个人相互看了几眼,都不约而同地露出恍如隔世的惆怅。

    易阿岚犹豫了下,开口道:“我今天,要走了。离开南林。”

    梁霏已然早就预料到这一天,表情并无波澜,小护士倒是很惊讶:“你去哪?”

    “周燕安来接我。”易阿岚故意答非所问,“但你们放心,我和周燕安讨论了很久,会保证在我们离开之后你们都是安全的。”

    小护士还想追问,被梁霏拽住了衣袖。

    “小涵摸着有点热,不会是发烧了吧?”

    小护士自然以小婴儿为先,她毕竟还收了梁霏的十万块,相当于被梁霏雇佣了,自然要做好本职,连忙低头去摸梁霏怀里的孩子:“好像没有很热啊。唔,我还是拿体温计来量一下吧。”

    小护士忙开来,也就顾不上询问易阿岚。

    易阿岚感激地对梁霏笑笑,说:“我先回去睡了。”

    在三十二日,身体的睡眠情况无法从正常世界延续过来,因此哪怕时间再紧,必要的休息还是要保证的。周燕安也是会在北山市休息半夜,天色微亮后才会出发来南林接易阿岚。

    易阿岚定了闹钟,只小睡了两个小时就爬起来,拖着那只他差点都忘记了的伤脚,一蹦一跳地下楼去。易阿岚忽然乱想,这脚要是不小心伤到骨头,伤筋动骨一百天,不知道等他正常老死那会儿,三十二日的脚会不会好透。

    易阿岚去了厨房,在边边角角里找了一些发霉的食物,看发霉程度和食物的新鲜度,可以确认是三十二日开始后才发霉的,嗯,三十二日里细菌是存在的。他还想找找看有没有蚂蚁,埋头半小时毫无所获,但因为蚂蚁本身的隐蔽性,这也不能证明蚂蚁不存在于三十二日。

    易阿岚只好去医院门口的小超市拿了些糖果、巧克力、甜味饮料,剥包装开,撒在操场角落里,等白天再来看能不能钓到上钩的蚂蚁或者其他的小昆虫。

    如果没有蚊子还挺好的。易阿岚又自言自语。

    随后易阿岚观察了一下妇产科那栋楼的各处摄像头,又去了保安室,把摄像头监控内容的终端接收平台换到四楼的电脑里。如此一来,梁霏和小护士就能在足不出房、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得知有没有人进入医院,并在暗处提前做好准备。

    做好这一切,易阿岚正好就收到了周燕安发来的消息:我出发了,一个小时后见。

    易阿岚回:好,等你。

    抬眼看看窗外,天色已经清淡成蓝灰色。

    易阿岚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会儿,想起和周燕安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但来不及回想多少,他的思维就被另外一个想法占据了。

    易阿岚连忙找了一个小推车,一跛一拐地去了医院隔壁的派出所,把里面的一台电脑给搬了回来,装到梁霏她们所在的四楼。那电脑能连接上政府的人脸识别数据库,如果医院出现其他人,那么监控画面就能被公安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并与数据库匹配,调出那个人的身份信息。如果那个人有过犯罪记录,系统还会提醒。

    虽然在三十二日里,有没有犯罪记录都无法证明这个人的好坏,但曾经在秩序社会都不遵守秩序的人,在三十二日有更大的概率会肆无忌惮,提前提防总没有错。

    市区内不好停战斗机,周燕安还是在军区机场降落,随后开着一辆军事皮卡来到人民医院。

    易阿岚听到滚滚车轮声,估摸着是周燕安来了,单腿蹦着去迎接,随即就被刚刚下车的周燕安亮了一下眼睛:“好帅!”

    周燕安穿的是一身海蓝色的飞行服,春秋薄款,修身而有型,黑色腰带除加了丝硬朗气息,更显腿长腰细;材质是特殊工艺制作的人工皮革,防寒减压又透气,隐约闪露着有质感的淡淡光泽,飞行专用的墨镜还戴在脸上,手搭车门,从狂野的墨绿色军卡跳下来时,几乎没人能抵挡住他的男性魅力。

    周燕安摘下墨镜,放进上衣口袋里:“别羡慕,你也有。”

    “帅哥!大帅哥!”四楼,小护士和梁霏趴在窗户向下看。

    周燕安朝她们挥挥手。

    早在办事处成立没多久的时候,内部会议就着重商讨过,如何处理如梁霏、小护士等能进入三十二日的“平凡”人。

    如果能吸纳当然是好的,但通过调查,梁霏是财经记者,小护士虽然在医学上比大多数人精通,但目前对办事处来说却不是急缺的。一些轻伤,特种部队出身的周燕安就能处理。更何况,还有那个可怜的新生婴儿在,他比任何人都需要梁霏和小护士的照顾。

    而其他能进入三十二日的普通社会人员,也得考虑投入和回报比。因为涉及高度保密性,办事处的工作必须要做到滴水不漏,这就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如果每个招募进来的人,都像对易阿岚那样投进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安全性,对于办事处来说绝对是入不敷出的。而且组员一旦多了,被渗透的概率就大了,罗彩云处长对组员招募的想法一直是:除非真的缺,否则不要滥用。

    因此,在会议最后,大家都达成初步共识,对于其他进入三十二日的人,除非能确定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对国家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否则就暂且听之任之,只在正常世界保持适度监控,确保他们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利用就好。

    周燕安开来的皮卡后车厢,装的全是桶装柴油,他教了小护士和梁霏怎么使用医院的柴油发电机,而他带来的这么多柴油,足够她们用上很久了,哪怕消耗得很快,也可以去附近加油站再取点,很方便。

    他还带了许多燃烧/瓶、烟雾/弹、毒气弹,都放置在四楼走廊尽头的一个房间,当做安全屋。这些不需要多少操作技术的武器,能够帮助她们应付绝大多数三十二日里的危险。

    梁霏她们看到周燕安和易阿岚安排得这么细致,就猜到可能很难再见面了,小护士也不再追问他们去哪儿,悄悄地躲着地儿红着眼睛。

    临走前,周燕安又告诉梁霏一个地址和一串密码,那是南林市最好的地下避难场所,防核弹级别,有充足的备用食物和电源。

    “如果,”周燕安说,“你们觉得三十二日太过艰难,可以躲去那里。”

    事实上,要不是考虑到小婴儿其实才出生仅仅五天,还太脆弱,可能随时需要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周燕安更希望梁霏她们都躲到地下避难所去,哪怕极其平淡沉闷,但也是安安稳稳地度过三十二日。这种安稳,已然是很多人再也得不到,或者主动抛弃了的。

    梁霏沉默片刻,说:“谢谢,真的很感谢小涵来到这世界时最先见到的人是你们。他也许不会遇上比你们更好的人了,等他稍微懂事,我会告诉他你们的名字。”

    易阿岚这时候也感到分别让人难受,低着头去找他后半夜丢下的糖果,都差不多融化成一小滩亮晶晶的糖水,没有昆虫爬过的丝毫痕迹。他突然觉得好孤寂。

    “走了。”周燕安拍了下易阿岚的肩膀。

    “嗯!”易阿岚蹦到皮卡副驾驶位,准备上车。

    “你的脚还可以吗?”

    易阿岚知道周燕安问的是能不能上去车里面,皮卡的车胎比一般轿车高出很多,几乎要到成年人的腰部,刚刚拥有大长腿的周燕安也都是跳而非直接跨下来的,对于右脚受伤的人来说,攀登上去可能有一定难度。

    “应该能行,其实伤得不重,又涂了好多化瘀止痛的药,我感觉好多——”易阿岚忽然双脚腾空。

    周燕安在问那句话的时候,已经走过来,没怎么听易阿岚答话,低下身子,一手环过易阿岚的大腿,将他扛在半边肩上,轻轻一送,就将易阿岚递上了副驾驶位。

    直到周燕安坐上驾驶位,发动隆隆响的卡车,易阿岚才逐渐回神,两只腿像是刚刚停止了血液供给,这会儿血管重又工作,麻麻地又疼又痒。

    第40章 32日(20)

    又直到皮卡开往绿植茂密的南郊, 易阿岚才组织起语言:“我们去哪?不去机场吗?”

    周燕安说:“先去确认一个地方。”

    很快周燕安将车停在一群矮层建筑的院子前。粗看这里像是疗养院,但没有疗养院的山清水秀,这里的绿色多是一种无人打理的荒凉式茂盛。

    易阿岚细看建筑上的字:植物人托养中心。

    周燕安将车停在门口, 解安全带说:“你等我几分钟, 我进去看看。”

    “好。”

    院门是锁着的, 周燕安脚踩横栏直接翻了过去,走向一栋像是病房的白色长排建筑。从窗户就能看清里面的景象, 一张张病床上都是空的,被角那儿可以看出完整的衣物被遗留下。

    周燕安返回:“里面的病人也像大部分人一样消失了。”

    这个植物人托养中心地处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外,不走高端疗养路线, 只做基础护理, 并且在病人停止心跳时不做大规模急救, 任其自然死亡, 因此收费不高。对于被病情拖累的家属来说,这里是一个没那么受良心谴责和寄存最后一丝念想的地方。他们已无力支付在医院继续长时间救治的费用,决定重新过回自己的生活, 把陷入植物人状态的亲人送到这里来,维持最后的生命,也算是较为体面地走向死亡。

    易阿岚说:“这是不是说明植物人还是活着的。”

    周燕安说:“从医学上来讲, 植物人的确是活着的,并没有死亡。”

    “我知道。”易阿岚说, “我的意思是……他们被这个世界承认他们还活着,和我们一样。”

    如果那些把亲人送到这里来的人知道这一点,也许会感到安慰:生命不是脑电图散乱波动但已经无知无觉的那具肉/体, 而是被三十二日排斥但又被承认是生命的一种宏大概念。

    “你的想法很浪漫。”周燕安转头冲他笑了下, 将车掉头去军用机场,“根据办事处的一位生物学家猜测, 他认为三十二日和正常世界的区别,除了我们这群极少部分人难以解释以外,其实是以神经系统为准则。也就是说,有神经系统的生物都消失了。所以建筑和植物都在,神经系统彻底死亡的尸体在,单细胞细菌在,病毒在。而植物人的小部分神经系统,例如脑干还是活的,他们因此被排斥了。”

    “好像挺有道理的。”易阿岚想起他遍寻不得的蚂蚁,蚂蚁也是有神经系统的。

    “目前我们能得到的信息也就这样了,希望孟起的加入能帮助我们早点得知三十二日的真相吧。”

    皮卡快速穿过易阿岚十分熟悉的南林市街道,抵达军用机场。易阿岚看到了那架名为雨燕10的双座战斗机,呈灰黑色,机身线条精练,像张开翅膀的尖尾雨燕般匍匐在机场,正蕴势起飞,一旦飞天就好似在枪林弹雨中也能自如穿梭。

    周燕安拿了一套飞行服给易阿岚换上,他自己则去例行检查战斗机的油量、氧气等,起飞工作准备得差不多时,易阿岚也换好了飞行服。

    “帅的。”周燕安找到机会夸回去。

    易阿岚便问道:“有多帅?”

    周燕安居然还认真想了会:“在我认识的人中,数一数二吧。”

    易阿岚笑:“真的假的?”

    周燕安找了个战斗机登舱专用梯推过来,在雨燕10旁边摆正,说道:“当然是真的。”

    易阿岚说:“你以前那么多战友,应该超级多帅哥吧。”

    “他们和你不一样。”周燕安转过身仔细看易阿岚的脸,“你长得好看,每个地方都很好看。”

    易阿岚不禁有些耳热,埋头去爬梯子。这梯子和一般楼梯差不多平缓,伤脚不怎么碍事,易阿岚很快爬到了机舱,掀开舱门,坐到后面的座位上。

    周燕安就将梯子移到不碍事的旁边去,自己掏出个吸盘式手套,吸在战斗机前舱壁面,像壁虎一样攀爬上去。

    这就是三十二日人类太少的不方便之处,没有地勤人员帮飞行员移梯子、卸电源,一切都得靠周燕安独自想办法去解决。

    易阿岚看周燕安矫健地几秒内爬到驾驶舱,惊叹之余,忍不住问:“你觉得你自己帅不帅?”

    周燕安笑了:“还可以吧,没你白。”

    易阿岚难为情起来:“男人好像不需要白。”

    “但你就白得很好看。”周燕安戴上头盔和墨镜,回头检查易阿岚身上的安全设备有没有穿戴好,吩咐道:“我只在中低空飞行,但你最好把氧气面罩戴上,我怕你一开始会有点不适应。”

    “哦,好的。”易阿岚顾不上小鹿乱撞的心思,忙把面罩戴上。

    周燕安依次打开各种系统,经过一番相当复杂的操作后,战斗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随着周燕安一声“准备起飞了”,操纵杠被他拉动,战斗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昂首朝蓝天飞去。

    易阿岚确实感到一点失重和快速飞行带来的轻微过载,但并不难受,他更激动于此时此刻。他看到地面飞快缩小,而他驶入丝丝缕缕的云朵之中,驶入宽阔自由的天空,整个南林市像战争桌游里的迷你城市沙盘,轻而易举勾起他早已远去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