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事吗?”

    夏成蹊抬起头来,“兄长这些日子过得好不好?”

    瑾申冷声道:“多谢关心,很好。”

    夏成蹊看着他身上的粗布麻衣,只怕那些宫中地位高些的宫人也比他要穿得好。

    “兄长不必骗我,我也在后宫生活了十年,自然知道后宫这是个什么吃人的地方。”

    瑾申看着他,“我和你不同,你有名有份,还有顾王照料,你很幸运。”

    夏成蹊笑笑没说话,凉风阵阵,觉得有些冷,瑾申看了他一眼,径直走向那一堆的树枝,熟练的将火引燃,放到铁盆内烤火。

    夏成蹊笑着凑过来,将两只手从袖中伸出来,凑到铁盆旁烤火。

    “兄长你在东宫吃得饱吗?”

    “兄长你在东宫还睡得习惯吗?”

    “兄长,东宫有没有人欺负你?”

    瑾申对他不停的问话有些烦了,额上青筋鼓动,忍无可忍道:“闭嘴!”

    夏成蹊乖乖闭嘴,心中暗自委屈,我还不是关心你才问你?这么凶干什么?

    “兄长你不用害怕,宫里的那些人一向捧高踩低,看你没人撑腰就扣你月例,都是一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你给他些好处他便不再欺负你了,不过以后兄长你放心,我会保护你!”

    瑾申嗤笑,“你?”

    夏成蹊登时火大,小毛孩子还看不上我?

    “当然!”

    瑾申瞥了他一眼,专心致志拨弄着铁盆里的明火,没有说话。

    一时间殿内静默无声,只剩下火光四溅噼里啪啦的声音。

    “兄长,今天是皇爷爷的寿辰,兄长不去吗?”

    瑾申面无表情,良久才简单明了的吐露两个字,“不去。”

    “为什么?”

    瑾申看了他一眼,“我身上有重孝。”

    夏成蹊眨巴眼睛也看着他,“那我也有重孝,我也不能去。”

    瑾申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讽刺的语调响起,“你?重孝?你哪里来的重孝?”

    夏成蹊明白这死小孩实在埋怨自己不曾守灵一事,低下了头,“对不起兄长,我错了。”

    “不用,你从小不在父王身边,怨恨父王也是应该的,我无权恨你。”

    夏成蹊沉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眼前火光摇曳。

    “如果有机会,兄长愿意离开东宫吗?”

    “离开东宫?”

    “对,离开这个吃人的地方,而且你也必须离开,否则日子久了,会有恶奴欺主,还有皇后娘娘也会来找你麻烦的。”

    瑾申从小在太子身边耳濡目染,听人识话的本事也略知一二,想了想,问道:“你之前被人欺负过?皇后娘娘来找过你麻烦?”

    夏成蹊席地坐在那,一手托腮,道:“嗯,之前我在冷宫的时候,他们一直欺负我,让我洗衣打扫干活,不干活就不给饭吃,克扣我月例,皇后娘娘还诬陷我杀人,若不是皇叔救我,我早就被关到宗人府去了。”

    说完,夏成蹊又补充道:“不过想来兄长比我聪明机灵,一定不会让人欺负了去,也不会让人诬陷的。”

    “他们……都是这么欺负你的?十年都是这么欺负你的?”

    夏成蹊摇摇头,“我不记得了,反正自我记事起,就有干不完的活,每天都饿肚子。”

    夏成蹊嘻嘻哈哈一笑,“不过现在皇叔对我可好了,我每天都能吃饱饭了,也不用干那些粗活了。”

    瑾申垂首坐在那,没有说话,火光霹雳,看不清他的脸色。

    “兄长,你怎么了?别怕,我会想办法带你出去的,皇叔人可好了,他能救我,一定也会救你的。”夏成蹊朝着瑾申凑了凑,懊恼道:“不过瑾玉嘴笨,之前向皇叔提过,他还骂了我一顿。”

    瑾申抬头,脸色丝毫不变,“往后你不用替我说情。”

    “为什么?”

    “父王和皇叔之间有不愉快的事情,他不会愿意救我的。”

    “可是皇叔不是救了我吗?他也一定会救你的。”

    瑾申朝那火盆内扔树枝,淡定道:“他不会救我的,而且,我也不需要他救我。”

    话音刚落,殿门被推开,一股凛冽的寒风从殿外呼啸而入,卷入盆中明火呜咽摇曳,夏成蹊看向那门口,楞了片刻后连忙站了起来,小声喊了声:“皇叔。”

    瑾申不疾不徐站了起来,朝着顾王方向跪了下去,“瑾申见过顾王。”

    他低眉顺眼跪在那,不似宫人见到顾王时那般伏小做低一派卑微之态,脊椎挺直傲骨不屈,眼中隐隐溢出虎狼之色。

    顾王站在殿门口冷冷的看着他,身侧的路公公垂首大气也不敢出。

    “瑾玉,过来。”

    夏成蹊看了瑾申一眼,朝着顾王走去,到他面前,抬起头看着顾王,“皇叔,瑾玉只是一时无聊贪玩误入了东宫,皇叔不要责怪路公公。”

    顾王没有回答他,只是对瑾申道:“今日乃是皇上寿宴,你若聪明,便该低调些,待在这东宫内。”

    瑾申点头称是,“皇叔所言瑾申明白,只是有一事瑾申不明白,既然今日乃是皇上寿宴,为何皇叔要将瑾玉带入宫中,难道皇叔不明白瑾玉的身份吗?将瑾玉推到人前,难道就不怕瑾玉被人构陷?”

    顾王冷笑道:“本王要护住的人,哪里容得别人多言。”

    瑾申自嘲一笑,没有说话。

    顾王握着夏成蹊的手往外走,夏成蹊回头看了一眼跪在殿中的瑾申,却没想到瑾申也一直在看自己,猛地四目相对,又飞快的低下头去。

    出了东宫,顾王将夏成蹊抱在怀里,快步往前走。

    夏成蹊看着渐渐远离的东宫,忍不住开口道:“对不起皇叔,我给你惹麻烦了。”

    顾王的话干净利落,“没有。”

    夏成蹊低头,自然是感受到了顾王一脸不悦的神色,“皇叔,我觉得兄长说的对,我现在也是重孝在身,皇爷爷的寿宴,我还是不要去的好。”

    “害怕?”

    夏成蹊心中叹了口气。

    确实是害怕,就害怕那虎视眈眈的人死盯着自己,鸡蛋里挑骨头也要挑出一点的错。

    “瑾玉是害怕连累皇叔。”

    夏成蹊感觉得到顾王又将自己搂得紧了些,“不用害怕,皇叔会护着你的,有皇叔在,没人能欺负你。”

    既然如此,那便是非去不可了。

    “皇叔,我以后还能再见到哥哥吗?”

    “此事往后也不必再提。”

    夏成蹊一阵哆嗦,知道此事算是犯了顾王的逆鳞,也不再说话了。

    没过多时,举办寿宴的乾清殿便到了。

    说是家宴,也不过只是父子几人而已,顾王一个外姓王出现在这其实并不合适,但这是皇上的圣旨,谁又敢多说什么。

    殿内皇上已经稳坐在上,笑着听着一旁的太监讲着些什么,时不时大笑出声,顾王踏进,正准备行礼,皇上连忙唤他,“免礼,快坐下,就等你一人了。”

    顾王告罪,夏成蹊与他一起行礼后坐到了皇上安排的席位之上。

    皇上的右下手。

    夏成蹊悄悄打量四周,皇后脸上挂着淡笑端坐在皇上身边,席上的几名夏成蹊从未见过的美貌的妇人也都一副笑容恬淡的模样静静的望着皇上。

    皇上笑着不停地和顾王说着些什么,反倒将自己这些亲生的儿子丢到了一边,一时间,场上气氛有些诡异与尴尬。

    “你啊,朕不过是个生辰罢了,你平日里事物又忙,何必如此绞尽脑汁为朕想寿礼。”

    顾王淡笑,“皇上的寿宴,臣岂敢敷衍。”

    “不过你的寿礼朕着实喜欢,有赏!”

    顾王复又笑道:“微臣不敢,只是那日微臣听得瑾玉说,想送皇上您寿礼。”

    皇上如今正在兴头上,哪里还能记起瑾玉的不好来。

    一看顾王身边的瑾玉,金雕玉琢的小瓷人安安静静的坐在那,笑脸看着自己,老人怀旧,皇上瞬间便想起了顾王小时候也是这模样,可惜他从来都没机会抱上一抱。

    “哦?瑾玉也想送朕寿礼?那朕怎么没瞧见?”

    夏成蹊捏着衣角紧张道:“回皇爷爷的话,瑾玉听说送皇爷爷寿礼的无一不是举世的珍宝,瑾玉的寿礼不敢拿出来,怕……怕配不上皇爷爷。”

    “你越说朕越是感兴趣了,好孩子,快拿出来给朕悄悄。”

    身旁一侧的皇后看皇上欢喜得很,自然也顺着说:“是啊瑾玉,快拿出来,也给咱们瞧瞧。”

    夏成蹊扭扭捏捏的从袖口拿出一个平安福,温润明亮的眼珠子瞅着皇上,稚嫩的嗓音一字一句道:“孙儿听说郊外城区的九连山上九连寺很灵,所以瑾玉特地给皇爷爷去求了个平安福,瑾玉希望皇爷爷能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九连寺?”皇上回想起来,道:“朕记得那九连寺山路崎岖,若是想要求得平安福,得徒步而上,尽显诚意,你这么小的孩子……”

    顾王在旁笑道:“瑾玉知道心诚则灵,非得缠着我去那九连寺求平安福,微臣怎么劝也劝不住,只得跟着他去了。”

    皇上一愣,挥手将人招来,“瑾玉,过来。”

    夏成蹊乖巧的走近,将那平安福递上,“皇爷爷可是嫌弃瑾玉的……”

    皇上将人搂在怀里,一手接过那平安福,“不,皇爷爷很喜欢,瑾玉如此有孝心,皇爷爷得好好奖赏你。”

    今日风头让顾王与瑾玉给抢了去,在场的人如何甘心。

    皇后笑了笑,“皇上,今日是您寿辰,您就该坐在这收礼便是了,怎么您反而要送出去东西。”

    似笑非笑的话一开口,顿时便打开了闸门。

    “是啊父皇,哪有大寿星出礼的份?”

    “皇上这礼送的,臣妾都眼馋了。”

    “父皇老当益壮,便是没有这平安福,那也是长命百岁。”

    皇上一手搂着夏成蹊,一边听着下边人的奉承,登时笑开了坏。

    “好了好了,这赏赐暂时记下,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