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第44节
    黄菁菁抹着眼泪,瘫软在地,继续痛哭。

    二叔公气得浑身哆嗦,瞧瞧吧,得了便宜还卖乖,他家的牛恐是拿不回来的,不仅拿不回来,还要帮着肖氏把人哄好了,他真是杀了肖氏的心都有了,指使身边没眼力的儿媳,“还不赶紧把人扶起来?”

    二叔公有六个儿子,全死了,还剩下两个儿媳,平时他住在长孙家,和两个儿媳往来不多,此时疾言厉色,两个儿媳不敢怠慢,起身去搀扶黄菁菁,被黄菁菁两下就挣脱了,“死鬼啊,你起来看看啊,老大差点没命了啊,他们还雄赳赳气昂昂上门要打人啊。”

    简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二叔公气得跺脚,叫着人就要回去,牛的事儿,只有改日等大家平静下来再聊了。

    走了两步,便听黄菁菁哭得更大声了,“死鬼啊,你看哪,他们又回去喊人了,我们可怎么办哪,家里就我们孤儿寡母啊,里正又不在,我们真要被打死了啊。”

    二叔公气得说话都在颤抖,“什么喊人,你别血口喷人。”

    忽然,门被人从外边一脚拽开了,二叔公盯着来人,面色一喜,正欲说话,被一道从眼前掠过的身影抢了先,“里正啊,你可来了,我们一家老小差点没命啊,老大是被冤枉的啊,你不能把我们撵出村啊,我们没给稻水村丢脸,是他们逼着不让我活啊。”

    里正竖着眉,刚从田里回来,裤脚上满是泥,站在他的位子,县衙的事儿一清二楚,周士文在县衙挨板子的事儿他是知道的,他托人问过,周士文确实是被冤枉的,事情传出去,对周家名声不好,他便没有往外说,却不想刘家害了人,还拉着一群人上门‘讨公道’,他再不站出来说句话,往后真相大白,外村的人真以为他们好欺负了,故而听说有人来,他立即放下手里的活来了。

    他眉眼凌厉,二叔公看他神色便知自己失了先机,人都是护短的,里正是准备偏向周家了。

    “二叔公,事情真相如何我和刘里正心里早有成算,你们一大帮子人上门欺负一家老小,真以为稻水村的人好欺负了?”

    二叔公升心里咯噔,刘里正知道,知道什么?

    “周大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稳重内敛,孝敬长辈,爱护幼弟,刘家女嫁进周家多年无子,他和黄寡妇未曾埋怨一句,你们别以为软柿子好拿捏。”里正字正腔圆,大义凛然,让人不由得生出股敬重来。

    黄菁菁不顾男女有别,抱着里正大腿不肯松手,好在这种情况,在场的人没有胡思乱想。

    毕竟,里正容貌端正,威风凛凛,怎么也看不上一个老寡妇吧。

    二叔公低头瞅了眼找着主心骨的黄菁菁,这时候说什么都错,他索性岔开了话,“这件事是我思虑不周,吓着人了,过几日再登门......”

    地上的哭声又大了,“死鬼,你看啊,初一过了还有十五哪,你在地下别睡觉啊,不然我们一家子真的都死了,栓子还那么小,我还盼着送去他学堂念书呢......”

    自古以来,儿子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周家只有栓子这么一个孙子,她把栓子搬出来,里正脸色更冷了,“什么话今日说清楚了,正是忙的时候,哪有时间理这件事,你要说什么,尽管说了,至于周家和刘家的恩怨,您就别掺和了,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您我。”

    二叔公一大把年纪了,没想到临近棺材被人损了清誉,他再提黄菁菁扣了牛有何用?黄菁菁轻描淡写就能把错怪到他头上,明知肖氏和刘桩上门不怀好意,他还借牛给他们仗势欺人,传出去,没人会同情他反而认为他罪有应得,他歪着嘴巴,强憋着最后口气道,“没了,这件事我是不管了。”

    牛的事,一定要刘家赔。

    里正点头,见黄菁菁抱着他,皱着眉头把人踢开,“没事就散了,该干什么干什么,我看要下雨了,把田里的稻种盖好了,被雨冲刷就没了。”

    闻言,众人才想起正事。

    二叔公心气不平,他这年纪,走到哪儿都是要人捧着敬着,今日被晚辈说得下不来台,他如何想得通,走出院子,又听黄菁菁扯着喉咙补充道,“二叔公,慢走啊,忙完了我让老大去看您。”话完,又兀自不高不低的哭,“冤有头债有主,死鬼,还是咱里正好,分得清是非,稻水村好啊,若在其他村,保不准咱就没命了。”

    二叔公气得呸出口血,身子直直后仰,黄菁菁正望着他们,大喊道,“二叔公,您怎么了,被肖氏娘们气成那样不值得啊,您要好好活着啊。”

    她举起手里的牌位,众人只觉得周老头从地里爬起来了,哪敢再待下去,掉转身,拔腿就跑。

    难怪黄寡妇在村里几十年如一日嚣张,有周老头在地下守着呢,谁欺负周家人,周老头就会爬起来报仇。

    可怕,太可怕了。

    人一窝蜂的来,一窝蜂的散,见周围没人了,黄菁菁收起眼泪,一把关上院门,重重呼出口大气,掀开黑布,随手把木棍子扔到角落,朝西屋喊道,“桃花,栓子,走,奶继续摊饼子去。”

    周士武紧紧拽着衣袖,听到黄菁菁的话眼珠子才动了动,低低喊了声娘。

    黄菁菁气哼哼的哼了声,对周士武的表现还算满意,“不是没吃饱吗,我给你下面去。”

    周士武受宠若惊,忙摇头,“不,不用了,娘,您累着了,要不要回屋休息会儿?”

    他只认为他娘彪悍,却不想厉害到这个份上,一群人,被他娘连哭带骂的给轰走了。

    “要你吃就吃,废话这么多干什么。”黄菁菁洗手去了灶房,又摊了几张饼,刚准备烧水煮面,外边传来周士文的声音,“娘,家里来过人了?”

    院子里的凳子还没收,地上有棍子敲过的痕迹。

    周士文不由得面色一紧。

    黄菁菁探出半边身子,解释,“那是稻源村二叔公的拐杖落下的,饿不饿,洗手休息会儿,准备吃面。”

    周士文心头疑虑,黄菁菁盯着他看了几眼,忽道,“牛卖出去了?”

    周士文摇了摇头,他牵着牛走了几个村,左思右想,暂时先留着,万一刘家人为牛的事儿发了狠,吃亏的是他们,他不怕,但他娘一把年纪了,受不住。

    黄菁菁哦了声,“不卖也好,牛的路子不明,大家不敢买,明天赶集去稻源村说声,告诉二叔公我家卖牛,要买的话三天内准备八两银子,不买就算了。“她的语气甚是平静,衣服上沾染了里正裤脚上的泥,她浑然不觉,今日的事情后,稻源村的人再也不敢上门了。

    要把钱从肖氏手里抠出来,只得这个法子。她不欺负人,就会被人欺负,别人不会看她是妇人就可怜她,既然如此,她凭什么可怜别人。

    周士仁把牛赶回来,有些怕黄菁菁生气,山坳村的牛叔想买,但周士文没答应,周士文的心思他猜不懂,只是看黄菁菁脸上没有不快,一颗心放回了心里。

    黄菁菁应允过带桃花栓子赶集,一大早,吃过早饭,和周士文一道带着孩子出了门,院子里有牛,让周士武和周士仁守着,等他们回来再出门干活。

    万事谨慎些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周士文去稻源村刘家说了卖牛之事,被刘家人一顿好骂,刘彦和周士文有两分交情,满心痛恨,“你和刘桩的事儿为什么要把我们牵扯进来,家里就一头牛,还等着犁田,我爷都气病了。”

    二叔公回村后去了趟里正家,出来人就不太好了,骂肖氏算计他丢了面子,抬不起头做人。

    周士文面无表情,“昨天你爷抱着什么心情去我家的你心里明白,我娘要有个闪失,谁来体谅我们,牛的话我们准备卖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知会你一声,八两银子没得少,要买的话三天后备齐了。”

    八两?刘彦当他抢人,“买才花了七两呢。”

    然而周士文不愿多说,只留给他个冷峻高大的背影。

    第52章 052 兄弟协心

    气得刘彦脸色通红, 骂了句脏话,匆匆忙回家和他爷说牛的事儿去了。

    真就不该和黄寡妇这种混不吝的人搅在一起, 说说这叫什么事啊!

    黄菁菁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等周士文,天黑沉沉的,随时都要下起雨来,赶集的人不多,来来往往皆神色匆匆, 她抱着梨花, 让栓子桃花左右抓着她的衣角,以免不留神被人抱走了, 梨花歪着头, 东张西望,眼里充满了好奇,指着不远处的蒸笼喊馒头,“奶奶,我要吃馒头。”

    黄菁菁掂了掂她, 将她换了只手抱着,轻声道,“待会大伯来了我们就去买。”

    栓子和梨花稳重些,来的路上,黄菁菁告诉他们, 街上有很多抱小孩子的人贩子,不抓紧她,被抱走的话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两人紧挨着黄菁菁腿,一步都不敢挪动。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周士文才从蜿蜒的小路上疾步走来,栓子眼睛尖,对着周士文挥手,撕破喉咙似的喊着大伯,旁边便是吵闹的集市,周士文哪儿听得到,黄菁菁好笑道,“这么多人,你大伯听不到,等着,待会奶就给你们买包子去。”

    栓子高兴地收了声,待周士文走近,黄菁菁把梨花给他抱着,问道,“他们没为难你吧?”

    昨日看肖氏和刘桩被押着离开,日子估计不会好过,她担心那些人恨上周士文了。

    “没,看天气要下雨,大家都在田里干活呢。”周士文回了句,去给梨花她们一人买了个馒头,又问黄菁菁要买些啥。

    两侧的摊贩不如农闲时多,黄菁菁想扯了些布做两双鞋子,乡下人穿的布鞋,穿上两年就松松垮垮的,大拇指磨破了口子,跟穿拖鞋似的不舒服,她和周士文一说,周士文点了点头,眼神忽的黯淡了些,闷着声道,“娘的衣服不是划破了口子吗,买身衣衫吧,我这还有钱。”

    那日周士仁带钱来镇上,外边裹着的便是黄菁菁的衣服,是为他的事气着走急了刮破的。

    黄菁菁说得对,他也是个不省心的。

    念及此,便想给黄菁菁买件新衣服。

    黄菁菁嗔他一眼,“你有多少钱,自己留着,衣服补补就能穿,哪用得着买新的。”

    周士文欠着东家银钱,手头拮据,她哪好剥削,何况她又不是没钱。

    两人逛了圈集市,黄菁菁买了个坛子,家里二十多斤肉,不处理三四天就坏了。

    因栓子他们难得跟着来,黄菁菁带他们去城里溜达了圈,她只字不提刘家,也不曾打听,期间,给家里一人买了双鞋子,人人都有,包括刘慧梅刘氏和范翠翠,一头牛八两银子,以农家人对牛的重视来说,二叔公无论如何都会把牛买回去的。

    三天内就能收到钱。

    有了钱,便能好好谋划下挣钱的事儿了。

    经过几家饭馆子,黄菁菁不住朝里打量,饭馆子的灶房在最里边,这会儿生意不是很好,外边集市收得早,巳时一过大家便着手收摊了,早上摆摊,下午还忙着下田干活了,黄菁菁多看了几眼,回去的路上才状似不经意的问起镇上的馆子,以及村里人红白喜事的席面,她昨天和周士武提及米粉,周士武一脸错愕,十里八村就没把米磨成粉的?她记得乡下办席面里道粉蒸肉,粉蒸排骨,蒸得又软又糯,孩子和老人甚是喜欢。

    周士文背着坛子,抱着梨花,情绪有些低,反问道,“娘想下馆子吃饭?”

    方才他将黄菁菁的眼神尽收眼底,换作平日,他一定毫不犹豫就请黄菁菁下馆子了,只是近日手头紧,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说起来,他还没请黄菁菁下过馆子呢,他娘以前喜欢吃,几乎无肉不欢,他从没主动带她去过,很多事都交给刘慧梅,以为刘慧梅会对他娘好,自己拿钱回去就是了。

    后来才知,再强势的人也会受委屈,嘴上不说罢了。

    “吃什么饭哪,家里肉堆着呢,我啊,忽然想起你爹说小时候在家,夏日肉便宜,买回家怕坏了,你曾祖奶就把米磨成粉,拿米粉裹着肉,不容易坏,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上就是了,昨无意和老二说起,他好像没听说过似的。”黄菁菁把事推到死了几十年的人身上,不怕惹人怀疑。

    而且,周家几十年前条件不错,周老头爷奶生病后,整个周家才穷困的。

    周士文抬起头,脸上闪过疑惑,“有这种法子?我没听过,镇上馆子里的肉是到集市买的新鲜的,红白喜事的话,主人家把肉买回家放米糠里贮存着,米磨成粉,一般人家舍不得吧。”

    “可不就是?也是你曾祖奶病得厉害,吃不下饭,只有把米磨成粉煮成粥给她喝。”黄菁菁胡诌了句,心里大喜过望,面上却装作迷迷糊糊的样子道,“那回家让老二磨些米粉回来试试,我哪,以前想着按部就班的种地干活,一家子过得去就行了,摔了一跤后就想明白了,人就不能偷懒,活到老干到老,纵然不在了,给你们留点钱,你们日子也轻松些,若真能想法子挣些钱存着,哪怕我死了,也没啥放心不下的了。”

    黄菁菁有些感慨,周士文却滞了一瞬,脸色有些凝重,“我们都大了,哪能一直靠娘,您活着我们便觉得轻松。”

    至少,心里有个寄托。

    乌云滚滚,天色阴沉,雨快来了,黄菁菁敛了心思,牵着栓子和桃花,急急忙忙朝稻水村走,远处的田野传来喊声,众人抱着稻草,争分夺秒的朝田间赶,都想要趁着下雨前把稻种盖上,这个时节,雨不大不小,不把稻种捂着,被雨水冲刷坏了。

    刚穿过树林,便听着雨滴啪啪打在树上的声音,栓子仰头望道,“下雨了。”

    声音里不乏兴奋,下了雨,河里的鱼,螺蛳会冒出来,村里的小孩喜欢提着桶去河边玩,他也能跟着去,想着,止不住的喜悦,催促道,“奶,走快点,下雨了。”

    黄菁菁瘦了很多,只是比较村里同龄的妇人,她还是胖的类型,在镇上周士文问去医馆抓药不,她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最近下巴的肉紧实了些,腰也细了不少,等夏天来,人自然而然还会瘦一圈的,用不着吃药。

    而且时间久了,慢慢就不如之前排斥了。

    一粒雨打在她脸上,黄菁菁好笑的点头,她上了年纪,比不得栓子和桃花腿脚灵活,跑起来仍有地动山摇的感觉,她侧身让周士文先家去,周士文上前一步,伸手扶着她,配合着她的速度,手臂厚实有力,生怕她摔着了,她便没有挣脱,扯着喉咙提醒栓子小心些,别摔着了。

    田野干活的人都收工回家,遇着黄菁菁,俱都笑着打招呼,眼里不复往日的轻视和躲避,黄菁菁心头疑惑但没多问,昨日的事情后,十里八村都没人敢上门闹了,坏的是刘家的名声,她四个儿子成了亲,孙子又小,村里没有族人,碍不着大家的名声,谁会管?

    倒是刘家,连累到族人,想来事情没那么容易结束,毕竟,牛还在院子里养着呢。

    周士武和周士仁把院里的柴劈了,叠在屋檐下,整整齐齐堆好,听着黄菁菁的声儿,二人毕恭毕敬迎了出去,一人抱梨花,一人接过周士文后背的坛子,配合默契,有几分兄弟友恭的样子,周士武把背篓放在堂屋外的檐廊上,看着渐大的雨,和黄菁菁道,“桃花娘割猪草去了,三弟妹在田里干活,我去接她们。”

    商量的语气,等着黄菁菁点头。

    黄菁菁站在台阶上,抬手拍着衣服上的雨,眉头一皱,“多大的人了,不知道下雨还是怎么,大家都往家里跑,她们两跟个没事人似的,怎么,以为外人见着了就会同情她们了?要是生病要我拿钱,门都没有。”

    周士武赔着笑,见黄菁菁同意了,抬脚就朝外边走,刚走出门,便看刘氏背着背篓,扛着锄头,一只手搀扶着范翠翠回来,周士武蹙了蹙眉,大步走上前,接了刘氏手里的锄头,自己扶着范翠翠,眉头紧锁,“天不好,让你别出门还不信,你真以为娘傻呢。”

    范翠翠昨天回娘家,今早才回来,他和范翠翠几年夫妻,如何不懂范翠翠的心思,刘家人多势众,范翠翠怕殃及池鱼伤到自己躲回娘家了,她挺着大肚子,说出来不至于让人唾弃,但他心里不太舒服就是了。

    范翠翠撇着嘴,双手托着肚子,把一半的重量压到周士武身上,小声为自己辩解,“我出门前和娘说过的,她没反对。”

    周士武看她不知悔改,心不由得沉了下来。

    黄菁菁回屋换衣服去了,刘氏和范翠翠淋了雨,俱先回了屋子,鸡笼里的鸡啄着食,探出脑袋,尖着嘴喝坠下的雨,脑袋一点一点的。

    范翠翠摸不准黄菁菁的想法,换好衣衫,站在窗户下盯着外边,看黄菁菁出来,弯腰整理背篓里的东西,有很多双鞋子,有布料,有馒头,还有个大坛子,其他便没了,她双手趴在窗户上,有些踌躇。

    黄菁菁让周士仁把坛子放去灶房,眼角瞥到东屋窗户下的一双眼,不由得骂道,“看什么看,还知道回来啊,在你娘家住到过年啊。”

    贪生怕死,自以为是,黄菁菁厌恶的抿了抿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