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只怕还有内情,烦请侯爷费心了。”

    “我知道。”

    光天化日怎么会有贼匪,曹宗渭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交代完,贺云昭怀着心事上了马车,目送曹宗渭离去才入了马车查看文莲的状况。

    文莲略略清醒了些,只是眼珠子有些涣散,精神有些不太对。

    文兰哭道:“夫人,文莲好像不大好了!”

    “等回了府里再叫大夫来看看,今日的事先不要说出去。”

    “奴婢省得!”

    没多久,曹宗渭就使唤了车夫来,那车夫还带来了一封没封口的信来。贺云昭拆了信,上面就两个字“安心”。

    虽然字迹缭乱,看得出来是匆匆写就,但字体的豪放大气是不变的,贺云昭不禁暗道:想不到那样的糙汉子,倒是写的一手好字。

    收起信,贺云昭便一直闭目猜想着,到底是谁给她来了这出?

    回想起贼人劫持她的一幕,要的并非钱财,而是她的清白。她的清白能有什么用呢?

    若是贺云昭没了清白,忠信伯夫人的位置自然也坐不稳了,受益的人不止一个两个,她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清到底是谁动的手脚。

    若是沈兰芝,她眼下正病着,未必有时间去安排这件事,不要命的人,有钱也不好找。

    或许是卢淑珍,在贺云昭的印象里,她和沈兰芝是一路人,使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偏偏就是这种手段,防不胜防。

    也有可能是忠信伯府大房黄氏,毕竟他们一家子都不希望伯府好起来,更不想看到有这么个厉害女主子管理伯府。

    思来想去,贺云昭还不能确定到底是谁,眼下只能等着曹宗渭的消息,再赶紧把程怀信的事给办了。

    回到正院里,贺云昭把文莲交给了万嬷嬷,简单说了今天的事。

    万嬷嬷也被吓得脸色发白,她简直不敢想象,贺云昭要是出事伯府该怎么办。

    贺云昭有心安抚道:“好在我们都无事,但我得求嬷嬷个事,请老夫人见我一面。”

    这个家里,只有万嬷嬷能在老夫人面前说得上话,贺云昭若想心平气和地和老夫人谈条件,万嬷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本是件艰难的事,万嬷嬷却一口应承了,忠信伯府已经风雨飘摇了,她不想让新夫人寒了心,自此以后,愿忠心于她。

    万嬷嬷这就动身去了寿宁院。

    文莲这会子才好了些,喝了点热水人也清醒多了,一回过神来就扑到贺云昭脚底下磕头,千恩万谢道:“多谢夫人手下留情!”

    若是贺云昭方才为了逃跑狠下心撞上去,文莲怕是没有活路了。

    贺云昭扶起她道:“我不过是本能反应不能撞了自己人,若是多给我一时半刻的功夫细想,指不定就会舍弃你一个,救我和文兰两个了。”

    文兰扶额,大难不死之后居然还能看到夫人犯“老毛病”,幸哉!

    文莲破涕为笑,道:“夫人您就是心善,舍不得撞奴婢。”她虽然是大丫鬟,但也只是个奴婢,贺云昭能把她的命放在眼里,已经很叫她感激了。

    贺云昭无言以对,她不过是下意识地不愿伤自己人而已,若真要来得及细想,那必定两害相权取轻啊。

    她不欲多做解释,只等着万嬷嬷来禀报消息。

    约莫半刻钟后,万嬷嬷回来,一脸沮丧地告诉贺云昭,老夫人不见,就是忠信伯府的人都死绝了,她都不见。

    贺云昭让文兰先把文莲扶回后边的倒座房,与万嬷嬷独处道:“没想到老夫人连你的面子也不看,方才那两个丫鬟在,我不便多言,请嬷嬷再跑一趟,就说我有信哥儿的消息。”

    万嬷嬷讶异道:“当真?!”

    都两年多了,程志达半点清醒的预兆都没有,府里的有些下人早就把程怀信忘了,就连万嬷嬷也差不多把他当个死人了,陡然听到这个消息,完全不敢相信。

    好在贺云昭不是会说谎的性格,她说有,就一定有,万嬷嬷二话不说,又往寿宁院跑了一趟。

    这次万嬷嬷带来的消息很令人满意,老夫人终于肯见她了。

    这是贺云昭入府以来,头一次有机会见老夫人,目前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这老太太十分固执,就是不晓得好不好说话。将来她要全身而退,少不得老夫人帮扶,这一行,必须得谈拢才行。

    ……

    万嬷嬷第二次去寿宁院的时候,差点被老夫人的眼前人拒之门外,亏得她厚着老脸,拼着又见了一面,把贺云昭的消息带到,老夫人终于同意见她一面。

    贺云昭入了寿宁院,在梢间里头见的老夫人,所有闲杂人等都被赶了出去,静谧的屋子里只有她们二人。

    谢氏坐在罗汉床上,身穿鹤鹿同春缂丝综裙,黑白相间的头发梳了个高髻,头戴菱纹抹额,她这两年都深居简出,精神头倒是一直很好。

    贺云昭见了礼,谢氏一双闪着精光的眼打过来,直言不讳道:“你若敢哄我,莫说以后替你在府里立足,便是不要那起子小人动手,我也会要了你的命!”

    谢氏不大了解贺云昭的为人,才会误以为她被程怀仁母子逼得走投无路,想来寿宁院讨巧。

    贺云昭置之一笑,道:“晚辈无论如何,不敢拿这事哄您,毕竟是您唯一的血脉了。”

    谢氏起初嫁到程家的时候,程志达的父亲还未发迹,不过是个粗鲁低品级的武将而已,谢氏娘家人口单薄,这么些年来,老父母早已西去,兄弟姐妹相继离世,因着各种原因,留下来的后代也不多,她自己也没留下子嗣,到了现如今,与她有血缘也有感情的,只有程怀信了。

    谢氏唇色发白,藏在袖子里的手指止不住颤抖,双眼发直地盯着贺云昭道:“信哥儿在哪儿?两腿可还好?”

    当时程志达把程怀信打的太厉害了,那两条腿只怕是要废了。

    贺云昭摇摇头道:“实话告诉您,我还未见过信哥儿,但我确实知道他在哪里。我费着心思查寻这些,自有我的要求,老夫人若是肯答应,我自当知无不言。”

    谢氏当然知道贺云昭不会平白无故地告诉她,但也防着这个儿媳拿着一个假消息吊着她,在她手上得了好处却不能帮她完成心愿,老夫人开口道:“我没见着人,是半点好处都不会许你!”

    “自然,但是您若见着人了,我的要求您必须每一个都答应。”否则她既有办法让他回来,也有办法让他回去,大不了再在族里找一个适龄的孩子养在伯府就是,只不过没有程怀信那般名正言顺而已。

    “说罢。”只要能让程怀信回来,谢氏几乎什么都可以答应。

    贺云昭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要求:“第一,我要您助我和离,同样的,我会帮信哥儿继承爵位;第二,和离后我不会回娘家,我要您助我有个身份;第三,我还需要一些钱财,也不要多,只求够过日子就行。”

    谢氏笑了,她没想到贺云昭竟然存了和离的心思,也是……到底是年轻姑娘,禁不住过活寡妇的日子。

    “这些都好办,我毕竟是伯爷的嫡母,和离的事我能代替他做主。你要身份,我也给你个尊贵又合适的身份,做我义女如何?或是你看中武定侯府,做他们家的义女也可以。至于钱财就更好说了,我许你一万两银子,其余的物件随你挑。”

    贺云昭没想到谢氏答应的这么爽快,因为和离的事并不好处理,身份也不好解决,没想到老夫人三言两语就说妥帖了。

    谢氏不是学过诗词歌赋的千金小姐,年轻时候可是下过地种过田,劈过柴用过灶的人,风花雪月她不懂,到底也活了大半辈子了,心思她不是没有。

    两厢谈妥,谢氏就急着问她,什么时候能见到程怀信。

    贺云昭便同谢氏讲了缘故,但是没说程怀信人在镇国寺,随后又要了玉佩。

    谢氏听罢心头五味杂陈,程志达还是给程怀信留了条后路,要不然她下地狱都不会放过程家人!

    谢氏交出玉佩,道:“信哥儿好歹还不知道,此事不要做的点眼,你若不方便,还是我来办,我把人接回来再说。”

    贺云昭接了玉佩,道:“不好,您常年二门不迈,若是有所活动,必会惹人怀疑,或是您信不过我,找个能帮得上忙的,先把信哥儿接出来安置好了,再筹谋后事,毕竟当年的事局势已定,他是被除名的人,仁哥儿才是名正言顺的伯府少爷。”

    “你说的有道理,我信得过的……就武定侯吧,待他再来府里,叫他来见我就是。”

    曹宗渭确实是个好人选,贺云昭有事也方便与他沟通,不过她一直以为老夫人不待见武定侯的,没想到一有事头一个想到他。

    介于曹宗渭一直很照拂程怀仁,即使最近态度有所转变,也不好判断他是不是肯立马倒戈,未免事情有变故,贺云昭仍旧提出疑虑道:“侯爷一直很照顾仁哥儿,若是把信哥儿接出来,必然不会太平,倒时候不可能二人共同站住脚跟……”

    说白了,程怀仁和程怀信之间,只能留一个,谁也容不下谁。

    谢氏冷哼道:“你以为曹家小子帮的是程怀仁?他帮的是那畜生,只要伯府不倒,扶持哪个对他来说都没有干系。曹家那个很重情义,却也是个薄情人,别把他想的太好了。”

    贺云昭很想知道,曹宗渭怎么到老夫人嘴里又是薄情人了……但谢氏并不愿多说的样子,她也就不再多问了。

    商定好相关事宜,贺云昭都说得口干舌燥了,饮完一盏茶,谢氏忽然狐疑道:“仁哥儿待你再不好,不过是些小算计,那也不至于置他于死地。还有和离,你既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出嫁前就该想法子摆脱,为何现在才反抗?”

    谢氏并不觉得许给她的东西有多么珍贵,以贺云昭的性子和手腕,出嫁前拒绝了这桩婚事,将来自有大好前途,何必跳了火坑再想法子出去?多此一举。

    “原以为是来过富贵日子的,没想到糟心事比钱还多,还有,晚辈十分记仇。”

    谢氏讥笑道:“荣华富贵岂是那么容易就享用的?”这些年过上富足有身份有地位的日子后,她并不开心,亲生儿子早夭她再不能生育,丈夫枕边人一拨拨地换,亲自养大的庶子也就那样,还把她的亲外甥女和孙子都害了。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当年谢氏就不愿意嫁给老伯爷,宁愿做一个乡下村妇,过着与黄土做伴的朴实日子。

    可惜时光不没有回头这么一说,都走到这个份上了,临死前怎么也要再拼一把,将自家血脉留下,给他谋一个大好前程。

    事情说完,贺云昭起身欲走,摸着玉佩她道:“这玉很光滑,您也一直贴身带着。”想必还是很看重和程志达的那份母子情。

    谢氏闭了眼,轻声道:“习惯了而已,又不是什么要紧东西。”

    贺云昭但笑不语,福一福身子离去了。

    谢氏听到关门的声音才缓缓睁开眼,一双泛红的眼睛蓄满了泪水,浑浊的双目充满了希望,她双手合十,跪在罗汉床上拜谢菩萨,定是老天有眼,才让心如死灰的她有了盼头。

    这两年日日吃斋念佛,谢氏觉得值得,她终于把这天等来了。

    *

    立夏已至,京都真正地进入夏季,屋外艳阳高照,老绿的树叶油光水亮,四处都热浪灼人,贺云昭的屋子里放了两个冰桶,凉爽一片,她正拿银签吃着浇过蔗糖水的冰镇西瓜。

    通身凉爽后,贺云昭小憩了一会儿。

    文兰给她盖了薄薄的毯子,还吩咐了思音在一旁打扇子,便悄声退了出去,在倒座房里轮休。

    文莲休息了两日渐渐也好了,和文兰约定好了明日再开始当值。眼见着文兰从外进来一身的热汗,文莲给她倒了杯凉水,摇起扇子道:“这天一夜之间就热起来了。”

    “早就开始热了,不过咱们脱减衣衫的早,没太觉着,这会子更热了,衣衫再不能删减,才耐不住了。你要实在受不了,就去园子里走走,那边凉快,也好散散心。”

    文莲摇头道:“算了,多事之秋,等那事水落石出了我才真正安心了。文兰,你说侯爷什么时候再来?”

    文兰道:“侯爷伤了手,总要等伤好了再来,再说审问那些人也是需要功夫的。”如若不然,贺云昭早命人送了老夫人的帖子去武定侯府,也不会到现在还没见着人。

    “阿弥陀佛,侯爷善良侠义,但愿伤得不重。”文莲又道:“你说侯爷为何去的那么及时?”

    文兰瞅了她一眼,道:“别多说了,夫人自有分寸。”

    自从经历生死大事,又遇着贺云昭那般处理,这两个丫鬟对有些事都心照不宣,她们只是个下人,做好分内之事就行,至于旁的事,夫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关于曹宗渭为何去的那么及时,贺云昭当然也猜想过,有机会见着面了,也得亲自问问。

    那厢曹宗渭正用对待刺客的办法对待那些贼人,这厢贺云昭也未闲着,她喊来买办彭见山吩咐了几件事下去,一个是打听程怀仁接手铺子之后的动静,二个是打听卢淑珍和黄氏最近的出行动静。

    贺云昭虽然把外宅的事都交给了程怀仁,彭见山却是负责内宅的买办,大多时候和贺云昭交集更多,听命于谁,他心里早有定论。

    彭见山是个很会办事的人,主子一吩咐下去,他只花了半天的功夫,便事情都打听好了。

    程怀仁的铺子果然在亏损,而且是很大幅度的亏损。

    贺云昭知道后有些诧异,经营不善当然会亏本,下面的人再欺上瞒下,或是在账本做手脚,那些铺子迟早要折在程怀仁的手里,但是总不至于亏的那么快,那么厉害。

    彭见山试探着问道:“夫人,咱们铺子占的地段很好,起先在侯爷手里没人敢眼红,现在交到了少爷手里,许是碍了什么人的眼,受到打压也是常理,只不过长此以往只怕铺子都要兑出去了,您要不要……”

    “不用了。做事哪有一帆风顺的,仁哥儿受点磋磨,有经验了就好了。”

    等程怀仁有经验了,铺子早关门大吉了。彭见山心里有数,但没直言出来,毕竟他也知道,少爷就算亏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再心甘情愿把到手的东西交出来。

    接着,彭见山又汇报了另一件事,“两位夫人这两日都没出过门,身边得脸的人好像也没怎么出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