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论撩世家子的技巧 > 第151节
    终有一日,我会踏平大楚,践此江山,我要你匍匐在我面前,躺在我身下。

    他容华会拥有这世上最好的一切,要最高的权势,娶最特别的女人。

    容华低低笑起来,马车终于启程,蔚岚步入城中,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转头同所有人道:“今天的事谁都不能说出去!”

    所有人应好,可蔚岚知道,这不太现实。

    晚上回家的时候,她有些心虚,在外面徘徊到深夜,思索着谢子臣睡了以后,她才悄悄翻墙进了自己的院子,然后小心翼翼开了房门,蹑手蹑脚探进卧室。

    卧室里漆黑一片,谢子臣该睡了。她放心大胆舒了口气,就在这时,灯光猛地亮了起来,伴随着谢子臣冰冷的声音——回来了,玩的还开心吗?

    蔚岚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就拔凉拔凉的。

    “子臣你听我解释……”蔚岚连忙开口:“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对天发誓,是容华趁我不注意做的!”

    “哦。”谢子臣面上一片平静:“可那又怎么样?我就是不开心。”

    蔚岚:“……”

    这么不讲道理,她就没办法了。

    于是她只能放个大招,直接扑了过去,抱住了谢子臣。

    谢子臣:“……”

    蔚岚:“ t t”

    后来谢子臣躺在自己身边睡得正香的蔚岚,认真思索,这种时候,就不该让她进门。

    容姬送走之后,谢子臣终于上蔚岚家下聘。

    谢家几乎请了当朝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同谢珏一起上门提亲。谢子臣下聘的礼金足足搬了一个早上,谢珏拿着礼单的时候手都是抖的,压着愤怒问谢子臣道:“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谢子臣面色平淡:“借的。”

    胡扯!

    谢珏气得想跳起来。就谢子臣那个性格,能借到这么多钱?

    他压着怒气,却也不敢多说什么。谢子臣如今是整个二房、乃至整个谢家的支柱,只要他愿意,下任家主几乎内定下来就是他,谢珏如今根本不敢和他叫板。憋了许久,只能道:“能借这么多钱,真是有出息。”

    “谢谢。”

    谢子臣仿佛根本听不懂谢珏的嘲讽,说得十分淡定。

    两人在马车里,谢珏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个儿子,居然有些紧张,找了个话题道:“你和蔚岚相处得怎么样。”

    “挺好的。”

    “以后要孩子吗?”

    “……”

    “虽然蔚岚不能生,但是可以过继啊。你大哥家那个孩子都三岁了……”

    “我会有自己的孩子的。”谢子臣冷声开口:“您不用担心了,我们能生。”

    谢珏呆了呆。

    怎么生?两个男人?谢珏正还要说什么,长信侯府就到了。

    谢珏立刻端起架子,谢子臣不由得有些奇怪,皱起眉头:“你要做什么?”

    “你已经被他儿子压了,我不能输!”

    谢珏昂首挺胸,说完这句就走了下去。

    谢子臣:“……”

    他好想解释一下。

    他没能拦住谢珏,而魏邵的想法和谢珏也差不多。别人不知道蔚岚是个女的,他却清楚知晓,所以难免有种好白菜被猪拱了的心态,想要摆出岳父的架子来。于是两个人一见面,就开始互相吹牛逼侃大山,气势上一点都不输。

    然而谢子臣没有这个心态,只想早点定下来把蔚岚娶回家,于是乖巧得不得了。

    魏邵说:“我看中了一只翡翠金丝雀……”

    “我明日便派人去买。”谢子臣果断开口。

    魏邵说:“在我们长信侯府,女婿见岳父,最开始都得跪着说话。”

    谢珏立刻冷笑回答:“我们谢家男儿膝下有黄金……”

    “公子!”谢铜惊呼出声,谢珏诧异回头,便看见谢子臣跪在地板上,认真道:“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魏邵:“……”

    谢珏:“……”

    “只要岳父愿意将魏大小姐许配给在下,在下可以一直跪着说话!”

    谢子臣满脸郑重。

    他娶蔚岚娶得多不容易啊。挖了桓衡墙角,防了言澜旧爱,又从苏城手里抢人,好不容易用容姬一波神助攻让蔚岚定下心思,如今就这么跪一跪,算得了什么?

    魏邵无话可说了。

    他只能点头,于是谢家的聘礼总算是抬了进来。

    双方家长定下婚期,因为谢子臣着急成亲,于是婚期就定在了最近的下月初五,准备的时间不足半月。谢珏和魏邵一再确认:“会不会太着急了一点?”

    “这个日子挺好的。”谢子臣淡道:“我能准备好,岳父放心。”

    谢珏:“……”

    他大概忘了自己有个爹。

    时间定下后,蔚岚得知这个时间,也是颇为诧异。时间如此紧急,两人商量一下,便打算只办这一场婚礼就好。

    两人商议了一下婚礼的流程,这一场婚礼办得盛大,面上只能按照正常的走。等挑了盖头让众人离开后,他们两再调换下来,让蔚岚再掀一次谢子臣的盖头。

    可商议好后,蔚岚还是有些担忧。

    “就这么些时日,怕是喜服都做不好吧?”

    “做好了。”谢子臣接了话:“我早就准备好了。”

    蔚岚微微一愣,看着谢子臣,颇为诧异道:“你为什么会准备这些?”

    谢子臣没敢看她,撇过脸去,面上带了些羞涩,却还是故作镇定道:“以前记了你的尺寸,总想着你若是个女子,能和你成亲就好了。”

    蔚岚有些无语,看着谢子臣紧张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你准备了多久啊?”

    谢子臣没有说话,好久后,夜风吹进来,轻轻拂过两人的面容,仿佛是拂过了心头,泛起微微涟漪。

    “很多年了。”

    “我想着这一日,已经很多、很多年。”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几章甜得我整个人都炸了gt lt

    新文《为世界和平献身》正在开文更新啦~有存稿~放心跳坑。

    感觉子臣和蔚岚走到现在很不容易啊,想想追文到现在的你们也很不容易啊,想想写到现在的我……更不容易啊哈哈哈!!!

    【小剧场·爹】

    谢珏:“子臣大概忘记了自己有个爹”

    谢子臣:“我不需要一个随时要为自己儿子过继儿子的爹。我自己能生!”

    谢珏:“你怎么生?”

    谢子臣:“我是有媳妇的人。”

    蔚岚:“……我以为你这么有出息是说自己能生……”

    ☆、第103章

    婚期定下来后, 两人开始忙前忙后, 同时也将变法的事推上了日程。

    当今大楚三大问题。

    第一是思想上的, 玄学昌盛,中央不稳。

    第二是有关于税赋的。大楚按地计税, 这样一来,首先是大量农田都在世家门阀手中, 王公不税, 这就大量减少了政府应有的税收。王公不税,如今又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朝廷的军需重负就压到了普通百姓身上,于是百姓苦不堪言, 这样的苦难造就了玄学昌盛的基础,因为在太过艰难的时候,唯有佛学道学这种信仰能让人坚强下去。

    第三是政治上的, 如今桓家太过势大,几乎是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桓衡的性子,怕是个比桓松还要野性的, 从当初先帝想断桓家的粮食,桓衡想都不想就打算另谋出路来看,他的忠诚度比桓松低的太多,蔚岚毫不怀疑,桓衡有一天会越江而来,走进盛京, 拿到一切他想要的东西。

    当初从北方回来时,桓衡就说过,他会回来。

    等他彻底平定了北方,桓家与南方世家,就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尖锐冲突。

    这三个问题,蔚岚和谢子臣上辈子都尝试解决过,只是蔚岚解决了,而谢子臣更关注在权势斗争上,于是两人有了不同的结局。一个当上了名相君臣和睦意图北伐,一个砍掉了皇帝成为摄政王。

    有了上辈子的基础,两人还未辅佐苏白登基时,就已经准备好了改革的方案,早早就交了上去。

    一方面推行儒学,太学书目全都变成儒家经典不算,还要所有戏班茶楼不准再讲玄学相关的故事,改为儒学故事,同时国家出钱设儒家讲学的学堂,免费教百姓习字。

    另一方面,将度田收租制改为户税,根据人口数量收税,王公、士兵免税,王公以下按一人三斛来计,之前要少上很多。这样一来,王公虽然要交税,但也交得并不多,世家反弹不会太大,但没有田地、却在王公家中做奴役的人,就要开始上税,整体来说,国家财税收入并没有减少,百姓的负担却少了,同时也鼓励了募兵。

    在税负的基础上,再精简政府机构,鼓励经商安置多出去的政府官员,又同时少农税增商税……一套套措施下来,目的就是一个——在百姓修生养息的稳定基础上,能实现国家经济的逐步好转。

    最后在桓衡的问题上,蔚岚则是打算培养出长信侯府的军队后,和王凝一起联手抗衡桓衡,再借助政治优势,彻底瓦解桓家。

    等做完这一切,北伐之日,便可期了。

    蔚岚和谢子臣联手将改革建议递上去后,朝廷就沸腾了。围着到底要不要改的事情理论了好几天。如今蔚岚和谢子臣的身份,根本不需要站出来和群臣打嘴炮了,于是静静看着自己的人冲上去和那些臣子们撕咬,默不作声。

    而苏白自然是支持的。

    这件事对苏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脑子没有问题,自然全力支持。唯一有意见的,也不过就是玄学出身的臣子和保守派。每一次改革,都会有人站出来说改是不行的,蔚岚早已经习惯了。

    当年大梁也是这种局面,她的老师太过激进,没有想着换个法子,而是有问题就治问题,上来直接就要求王公以上也要征税,当时世家哪个不是大片大片土地?一点王公要开始缴纳地税,那可就是真金白银大把大把送给国家了。就算是站在改革派的蔚岚,对这个方案,心里也不是不无担忧的。

    后来这样的方案在所有人的抗议下失败了,她的老师和师姐师妹们尸身被挂在了城门上,而她因为蔚家高门大户以及提早抽身免于一死。

    从那以后她就明白,所有事是有一个度的。等后来她再次变法,终于提出了人头税来,这一次改革终于成功实行,她也如愿得到了一个盛世大梁。

    蔚岚和谢子臣在盛京搞着大动作的时,北方局势却是不大平稳。

    桓衡的堂兄桓书出任了荆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