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55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云的抗日 > 第953节
    美国人老早就对德国心怀不轨,所以他们本能的无法坐视苏俄人这种挖墙脚的行为。而在丘吉尔眼中,苏俄人此时出兵欧洲,根本就是在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想要破坏英国统一欧洲的行动。

    “苏俄这根搅屎棍又开始搅局了!这头蠢熊,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中国人赢得喘息之机吗?”丘吉尔并不知道远东战争的详情,所以他本能的认为,苏俄红军在远东的退缩是不可思议的,斯大林这是犯了蠢病。

    美英两国的对华立场,大方向基本一致,都想趁中国根基不稳的时候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不过,细则上,双方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美国而言,他们针对中国只是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而对英国而言,因为印度和缅甸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问题,中国已经成了英国的世仇,英国如果还想保证在亚洲的特殊地位,那么就必须彻底击败中国。苏俄在欧洲方向投入重兵,自然不可能在远东继续保持对中国的威压。那意味着,中国可以在南方保持雄厚的兵力,而这势必加大美日英三国的压力。

    不仅如此,苏俄在欧洲投入重兵,也必然会对目前的欧洲时局产生重大影响。让丘吉尔感到犯难的是,苏俄以侵略者的身份进入欧洲大陆,英国又该以何种身份对应呢?英国借反华的名义组建欧洲联盟军,争当欧洲的事实老大,这件事本来就因为德法结盟并拉拢其它欧洲国家而出现反复,现在苏俄人又掺和进来,丘吉尔忽然发现,英国在当前的欧洲政局中已经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从苏俄红军进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起,英国政府就相继接到了众多欧洲国家的外交请求,它们希望英国能够站出来进行斡旋,以帮助自己国家能够摆脱被苏俄借路甚至被占领的命运。丘吉尔此时正因为印度独立问题而伤透脑筋,自然不想再被拖进苏俄东侵这滩浑水。只是如此以来,可就便宜了德法,让他们事实上成为了暂时的“欧洲领导者”。

    欧洲国家视苏俄为洪水猛兽是有原因的,因为苏俄红军打的可是赤旗,他们所到之处,那是要革资本家的命的。

    欧洲大陆一片风声鹤唳的时候,广州,欧阳云接见了法肯豪森为首的德国国防军军事代表团。

    距离上一次秘密访华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再加上现在的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深陷战争和经济的泥潭,所以,当看到规模又庞大了一圈,繁荣程度也更胜以往的广州时,法肯豪森和他的小伙伴们无不触景生情感慨连连。

    “广州更加繁荣了啊,联想到我刚到中国时的所见所闻,简直不敢想象这是同一个国度!”联合政府出面负责接待的是李铁书,在等待欧阳云接见的几日里,李铁书带着德国人走遍了广州的每一个角落,而在亲眼见证了广州的普遍繁华,中国人的普遍安居乐业后,法肯豪森发出了上面的感慨。

    第3185章 震撼

    广州的变化确实挺大的。别说法肯豪森这种好几年才来一次的国际友人了,便是每隔三五个月过来一次的欧阳云,每次也都会有小小的惊讶再加上大大的自豪。学兵军的奠基之地虽然是任丘,但是广州却是学兵军的腾飞之所。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广州这块宝地,学兵军是无法成长到如今的规模的。有付出就有回报,广州和广州人为学兵军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兵军反哺之,就有了广州如今的富足和繁华。

    学兵军财团以盘尼西林起家,发展至今,所涉产业已经广布电子、医药、军火、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建筑等各行各业。而其旗下百分之七十的电子厂、药厂和一半以上的兵工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等都设在广州。单单这些企业,就足以保证广州进入世界级最发达城市行列了。更勿论,广州是最早实施土改政策的,一直以来又坚持以比较先进的市场经济模式引导辖区内的经济发展。以上种种,确保广州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德法两国,单论交情,自然是法国复国军更亲近一些。不过,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利益主导。所以如果非要欧阳云做个选择的话,在德法之间,他会果断的选择德国。很势利但也是必然,还是因为联合国的关系,中国必须在西方拥有一个强大的盟友。而非要将德法两国做比较的话,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德国都应该是中国的首选。

    其实早在二战刚刚开打的时候,欧阳云就动过和德国结盟以瓜分世界的心思。也正是受此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和德国保持着地下联络通道,进而促成了法肯豪森的第一次秘密访华。只是那个时候,因为中国的实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希特勒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于是,中德之间的地下联络通道非但没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且,双方还因为所在阵营的关系而相互宣战。甚而,中国还出兵苏俄,帮助苏俄红军对抗德军。

    欧阳云相信,正是因为这一次增援苏俄的军事行动,使得德国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继而,在昂波斯提出中德法结盟方案的时候,德国人才会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

    对于法肯豪森的二次来访,联合政府给予了相当高规格的接待,包括允许德国代表团参观一些比较核心的军工厂。

    让德国人参观这些军工厂,一方面是存有立威的意思,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帮助德国人增强信心,即,只要中国肯向德国提供援助,那么,德国完全有可能抵御住苏俄的进攻。

    如果说,广州的市面让德国人见识到了广州的繁荣富裕,那么,广州的军工厂带给德国人的,则是强烈的视觉以及心理震撼。

    德国人首先参观的是一座坦克厂。这家坦克厂作为学兵军的功勋企业(继光型和山魈坦克的样车系数产自该厂;且,这也是目前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坦克厂),给德国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其自动化程度。看着一条接一条的流水线,看着那些能够实现自动焊接的机械臂,看着仓库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山魈坦克,对坦克有特殊情节的德国人立马移不开步了。

    “山魈?这是第几代了?”法肯豪森抚摸着一辆坦克的烤蓝,问李铁书道。

    “第三代。这种山魈,其装甲防护水平比之第二代又有了增强,而且,其搭载的坦克炮还实现了自动填弹……”

    “这里是几个月的产量?”法肯豪森大致数了一下,问道。

    李铁书微笑着摇头,说:“什么几个月,这是该厂一个车间上个月的产量。”

    听到这个回答,法肯豪森还有他手下的军官们无不瞪大了眼睛。这座仓库里一共有一百二十余辆山魈,一个车间一个月出产一百二十余辆,那一年就是一千余辆。而刚才听李铁书,这家坦克厂一共有三个这样的车间,那就是说,单单这家工厂一年就能生产三千余辆坦克。而再考虑到这家工厂不过是中国为数众多的坦克厂之一。那么,如果中国所有的坦克厂都开足马力生产,那一个月的产量会是多少?一年又能生产多少辆坦克!?

    坦克厂之后是导弹厂。进这家工厂之前,德国人被告知不许携带任何录音和照相设备,对此,德国人表现得十分配合。作为当今世界另一个导弹强国,德国人自然能理解这座导弹厂的机密程度。而代表团成员中,有幸参观过本国导弹制造厂的,也不过区区几人而已。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在,所以,当晚上回到居处之后,法肯豪森等人才知道,虽然中德两国都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导弹的能力,但是在对导弹的理解上,德国人实际上已经被中国人远远的甩开了。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德国的导弹还停留在单一的对地作战功能上,而中国的导弹则已经有了地地、地海、地空、空空、空舰、舰舰、舰空等各种特定用途的型号。不仅如此,德国人有所不知的是,中国的很多种导弹都已经具备了自动锁定并追踪目标的能力;且,地地导弹中,还出现了能够打击千里之外目标的超级型号。

    参观坦克厂的时候,因为自家也有比较犀利的战车,所以德国人虽然惊讶,但还是能保持矜持。只是,参观导弹厂的时候,饶是德国人比较擅于隐藏真实情感,他们还是失态了。

    欧阳云为德国人准备的视觉大餐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导弹厂之后,是飞机厂,而在飞机厂之后,还有一家设在珠江口的造船厂。到达这家造船厂的时候,恰逢一艘宋级潜艇下水,看到这艘水滴形且没有装设舰炮的潜艇,德国人先还没什么特别感觉。然而在听了有关这艘潜艇的技术参数介绍之后,德国人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他们中几个具备海军背景的军官看着这艘潜艇,眼睛差点没冒出绿光来。

    第3186章 德国军购

    其实以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潜艇是非常丑陋的。这种丑陋,不仅体现在潜艇的外形上,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潜艇居然没有搭载舰炮以及水上飞机。要知道,受限于鱼雷技术的不成熟(射程不够远、速度不够快),不管是西方还是日本,舰炮和水上飞机都是其主力潜艇的标配。

    单就潜艇战术而言,毫无疑问,德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过就潜艇的技术,中国如果自认世界第二的话,那么决没有哪个国家敢自称世界第一。中国潜艇,从明级开始就是水滴形,发展至今,宋级的水滴不仅更加成熟,更为关键的是,艇身上第一次装备了带有反声纳功能的蒙皮。

    向德国人出口潜艇?换在那个时空,如果哪个中国人敢说这样的话,估计会遭到全世界的嘲笑。但是在这个时空,至少在这个时候,不管其它国家的人作何感想,德国人表现出的却皆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

    海军一向是德国的弱项。邓尼茨在二战初期发明出狼群战术,并不是说德国人就偏爱潜艇作战。事实上,这乃是德国人的无奈之举。因为缺乏足够的水上大型战舰,德国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潜艇这种非主力舰艇上。只是,随着声纳的出现,狼群战术立刻就不灵了。而从这之后,德国人基本上就失去了制海权,只能依靠陆上和空中力量打击敌人。

    相比德国的u级潜艇,中国潜艇至少在三个方面完全胜出。其一是速度;其二为反声纳能力;其三则为鱼雷的先进性。而且,因为中国潜艇装备了性能更加先进和稳定的新式蓄电池,这极大的提升了其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综合而言,中国潜艇比德国潜艇最少领先了两代。如此,当德国人从李铁书口中获悉,中国政府有可能向德国开放潜艇的购买权,德国人怎能不喜出望外?

    向德国开放宋级潜艇的出口许可证,这是欧阳云坚持的结果。欧阳云之所以坚持,正是考虑到德国缺乏足够的海上力量,担心德国会因为这个短板而挡不住苏俄甚而北约联军的攻击。“……鉴于对美英两国操守的了解,我们必须预防他们可能操纵北约联合苏俄进攻德国,而一旦美英加入对德战争,德国缺乏足够的海上自卫力量就可能导致它的彻底崩溃。向德国出口宋级潜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德国能够帮我们分担海上压力。诚然,现在在太平洋上我们一家独大。可是诸位不要忘了,美国和英国都拥有着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能力,如果战争一旦旷日持久,那么,我们将来需要面对的北约联军的海上力量,就可能是现在的两倍甚至三四倍!”

    “如果中国人没有在技术参数上造假,那么这种宋级潜艇简直就是为我们德意志量身打造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北海拥有十艘这样的潜艇,再加上我们的空军,哪个国家的海军有能力突入进来?”在回去广州的陆上,代表团的一个海军军官向法肯豪森陈说厉害,极力唆使后者去电国内要求购买中国的宋级潜艇。

    在这个德国海军军官的眼中,宋级潜艇最大的亮点并不是所搭载的新式鱼雷,而是其潜伏能力。根据中方提供的参数,每艘宋级潜艇装备三组每组十二只的蓄电池,这能够保证潜艇在不动用发动机的情况下以巡航速度航行四个小时,或者在水下潜伏七十二小时以上。宋级潜艇的反声纳蒙皮,本来就足以让现在的美英主力声纳不能轻易发现其踪迹,如果再使用潜行方式靠近战场,那么就能确保先发制人。在现代海战中,先发制人可太重要了,正如他所说,再配以德国强大的空中力量,美英等德国的主要敌人,又有哪国海军能够从海上威胁德国?

    法肯豪森被说服了,当天晚上,他便去电国内,先是通报了白天的参观见闻,然后提出应该购买中国宋级潜艇以在北海建立远海防御圈。

    德国国防军政府派出军事代表团造访中国,其主要目的正是希望能够从中国购买武器。不过,因为德国人更擅长陆军,所以在原定计划中,德国人希望从中国获得的武器全部为陆战装备,其中包括火箭炮、火箭筒还有地对空导弹。

    法肯豪森的电报不仅让德国国防军高层更加全面的认识了中国,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战略窗户。在德国人原先的防御计划中,是准备用坚固的海岸工事来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的。而现在,有了宋级潜艇做参考,意识到如此一来可以将海上防御线前推到远海,他们自认认为值得尝试。

    不过,显然是并不认为中国的潜艇技术已经能够全面领先于世界,或者,因为狼群战术的失败,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并不认为德国有取得海战胜利的能力,所以,在听取了邓尼茨的意见之后,德国国防军的回电虽然同意了法肯豪森的建议,但是却将购买数量缩减到了四艘。

    德国人这边刚敲定购买宋级潜艇的事情,欧阳云来到了广州,正式约见法肯豪森。

    对于法肯豪森,欧阳云极有好感。不仅因为前者确实对中国的抗战有过巨大的贡献,还因为后者在欧洲多国担任占领军总督的时候曾经给予中国人很多帮助。

    欧阳云表现得极为有善,会晤气氛便显得分外融洽。寒暄之后,双方首先就中德结盟一事进行细节上的磋商,然后,则就德国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事举行签字仪式。忙完了这些外交事务,欧阳云为代表团举行了欢迎宴会,而在宴会结束之后,他邀请法肯豪森饮茶,两人随即就军购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德国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正式讨论之前,欧阳云开门见山的给出了基调。

    而得到这句承诺,法肯豪森和他带进来的一个手下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第3187章 出兵欧洲

    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与德国人是比较容易沟通的。况且,欧阳云并没有趁人之危痛宰一笔的意思。“如果情况允许,中德还有中法完全可以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而这将有助于提高并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私下和潘媚人谈论与德法结盟这件事的时候,欧阳云有过上面的论调。中德双方的态度都比较端正,军购一事就显得比较顺利。

    “重水反应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贵国自己不是有重水工厂吗?”在德国人的军购清单上居然看到了重水反应堆,欧阳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重水反应堆作为制造核弹的核心部件,拥有它就等于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可用于制造核弹的原料铀。不过,中德关系得好到什么程度,中国才可能向德国提供这种设备?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德国人的试探。毕竟在军购清单上加上重水反应堆非常的简单,但是一旦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对德国来说,可就等于拥有了终极杀手锏了。

    “这个不可能。将军,您或许不知道,虽然我国现在掌握了核弹的制造能力,但是我国政府的观点其实是反对相关技术的扩散的。核弹的威力您想必听说了,这么大的一颗(欧阳云比了个手势)就能够毁灭一个中等城市。如果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能够制造核弹,哦,简直不敢想象。那要是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的话,我估计地球都会被毁灭掉!”

    那个时空,对于美国人动辄以查禁清缴违禁武器为名攻击其它国家或者进行制裁,欧阳云相当的反感,认为美国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型,是标准的国家流(违禁)氓主义。但是现在,在只有中国掌握核弹制造技术的情况下,他最想做的,就是当这个“流(违禁)氓”,让其它国家都没有生产核弹的能力。

    德国人设在瑞典的核设施,那还是中国狼牙和狐瞳纠合一帮欧洲小兄弟干掉的,欧阳云不知道德国人察觉没有,不过,即使德国人有所察觉,他也没有一点脸红的意思。毕竟,这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了这个,别说让欧阳云义正词严的说些冠冕堂皇的“瞎话”了,便是让他立刻拔枪干掉法肯豪森,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德国人应该早有这方面的觉悟,所以遭到拒绝之后,法肯豪森的表情并无什么波动。他说:“我们尊重贵国在核弹扩散问题上的立场,阁下,那么其它的——”

    “没有问题。除了火箭炮我们现在尚不能提供足够分量的现货,其它的在签订合同之后,你们立刻可以提现!”

    “那就太感谢了。”

    中国给出的价格并不算昂贵,德国人在二战中也发了笔横财,愿意以黄金进行结算,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并约定由双方各出几个人共同起草合同文本,争取在明天就进行签字。

    德国人派出军事代表团出访中国的消息并没有瞒过北约以及苏俄的耳线,甚至于,三天后,德国向中国购买军火的清单就出现在了杜鲁门还有丘吉尔以及斯大林的案头。

    苏俄以向德国寻仇的借口高姿态军事入侵欧洲,因为意识到如此一来,苏俄必然无法在远东对中国保持军事威慑,杜鲁门和丘吉尔自然感到万分不满。然而,尽管非常不满,但是考虑到与苏俄反目可能导致它转而与中国进行合作,所以第一时间,美国人和英国人都选择了三缄其口,只是默默注视事态发展。

    中德法缔结联盟,德法两国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在杜鲁门和丘吉尔看来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在苏俄和德法之间已经没有了其它选择。如此一来,纵然中国和苏俄私底下还存在暧昧,但是却杜绝了明面勾结的可能。那么在新一轮欧战中的立场上,美国人和英国人又有了操作的空间。

    英国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美国一步进行操作。按照丘吉尔的设想,英国完全可以充作欧洲国家和苏俄之间的桥梁,居中斡旋。一方面,英国可以说服沿途的欧洲国家向苏俄开放道路并提供补给,另一方面,英国则促成苏俄对过境国家的不事实侵犯,另外,还可以借苏俄之手教训一下其中的刺头。

    想比英国人只想当幕后操盘手,美国人的野心更大。杜鲁门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北约影响力的机会,所以立刻派员与苏俄政府进行接触,以军援为条件,力邀苏俄加入北约,同时,还表达出了与苏俄一起用兵进入欧洲的强烈愿望。

    无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至少在苏俄人和美国人眼中那就是一块肥肉。苏俄人下口得早,但是以杜鲁门的认识,他可不认为苏俄人就能一口吞下。而既然德国已经和中国结盟,那么,如果美国不抓住时机狠狠扑上去咬一口的话,杜鲁门非常担心,苏俄会因为德国的滋养而变成了美国乃至西方文明世界的另一个威胁。

    不过,鉴于美国已经在太平洋地区投入了重注却一无所获,杜鲁门想要再对欧洲用兵,想要说服那些议员的难度可想而知。

    杜鲁门这边正煞费苦心为说服国会的老爷们而努力,德国向中国购买的军火清单被送到了他的面前。看到这份清单,他反而不着急了。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中德结盟并不是流于形式,那意味着,中国并不希望看到德国战败。那么,万一德国抵御不住,中国是否会出兵欧洲呢?而一旦中国出兵欧洲,那就意味着中苏两国要发生全面对抗,而这必然会消耗中国大量的实力。那样的话,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压力必然有所减轻,甚至一举取得突破也未尝不能。“中国人应该不会这么傻,但是,我们可以在背后促成这件事!是的,从美利坚的利益出发,我们必须让中国出兵欧洲!”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杜鲁门如此说道。

    第3188章 新型航母

    要想让中国出兵欧洲,前提条件就是德国面临战败。但杜鲁门知道,别看苏俄人现在气势汹汹,并且开局良好。然而,苏俄想要独自击败德国,这根本就不现实。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德国陆军也属于数一数二的庞然大物,更勿论,德国曾经占领过的那些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曾经和德国人并肩战斗过的仆从军。也不知道是不是欧阳云和小泉敏一郎的双重蝴蝶效应起了作用。事实是,在希特勒死后,很多曾经遭受过德国侵略,在美英眼中属于天然盟友的欧洲国家,并没有如杜鲁门和丘吉尔所希望的那样立刻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对德国进行反攻倒算。这也是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希特勒死后依旧主导欧洲大陆,并结成两大阵营打内战的根本原因。在苏俄反攻欧洲之前,德国人在欧洲根本就没有敌人。所以,纳粹党和国防军才会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大打出手。如现在,苏俄才刚刚攻占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来尖锐对立的德国两大阵营立刻就冰释前嫌,站到了一起。

    单凭苏俄无法击败德国,但是再加上美国和英国呢?至少在杜鲁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要攻击德国。同样在杜鲁门看来,理由也是相当充分的——“德国有仅次于美国的重工业,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技术上,德国人甚至要领先于我们。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为德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以及工业原料,这些,都是美利坚现在急需的。在这里我可以保证,只要能够占领德国,哪怕是和苏俄平分德国财富,美利坚也能从中获取足够的收益,不仅能够一举改变国内因为战争引起的经济萧条,而且还能获得一些核心技术,从而让美利坚继续在世界上保持工业技术领导者的地位……我没有质疑罗斯福总统的意思,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白宫在二战中的定位实力错误的。当初,我们不应该在太平洋战场上牵涉太深,而应该果断的出兵欧洲……”

    和那个时空相比,或许是因为美国的国家形势要恶劣得多,需要杜鲁门拥有更好的口才。所以这个时空的杜鲁门,且不论其执政能力究竟如何,至少其口才有了长足的进步。乃至于每每都有惊人的长篇大论,也因此在后世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在太平洋地区,美国至今已经投入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另外,根据计划,还将在此后三个月的时间内投入将近二十万的兵力,从而能确保在海军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守住菲律宾还有澳洲,并具备向台湾进军的能力。

    帕劳群岛还没能拿下来,美国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如果欧阳云知道美国人的这个打算,不知道他会作何评价。按照小长官的个性,他应该会叼起一根烟,在吐出一个烟圈之后轻蔑的说道:“痴心妄想!”

    根据孔令仪从华盛顿传回的情报,中国最高统帅部知道美日英正在筹划一次大规模的反攻。不过因为没有更具体的情报,所以最高统帅部只能通过美日英的军力部署来猜测其主攻方向,而包括欧阳云在内最高统帅部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北约的主攻方向会是马来半岛。

    正因为有这样的猜测,最高统帅部从辽宁军区抽掉了一个装甲集团军充实到中南半岛,并任命王长运为司令官,让他率这个装甲集团军先在越南进行为期最少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

    “毫无疑问,新一轮的世界大战已经爆发。我们现在不能确定的是,这次世界大战究竟会达到何种规模?它会不会像刚刚结束的二次世界大战那样波及全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担心的是,地球也许从此会彻底失去和平……”这段文字来自中国记者西蒙。作为一个犹太裔的中国人,西蒙在这个时空的人生轨迹与那个时空截然两样。在那个时空,他最后归化为美国人,并且在苏伊士河战争中为埃及游击队枪杀,但是在这个时空,他却成了中国人,而且,应该没有可能出现在埃及。

    西蒙的摄影才能,此时已经崭露头角。与那个时空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时空,他的摄影题材要广泛得多,而且,因为学兵研发所研制出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彩色照相机,所以他得以更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摄影才华,并拍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新的世界大战,中国最高统帅部就是如此定义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全面战争的。而作为一名随军摄影记者,西蒙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充分说明了他的政治洞察力有多么的敏锐。

    德国缺少远洋海军(二战开始不久,德国算不上强大的远洋海军力量就为英国所击破),所以从中国购得的武器装备只能请中国政府帮助运送。好在,中国太平洋舰队本为了向法国复国军运送补给就有意远征大西洋,对于德国人的请求,只是顺路而已。

    8月19日,在海口海军基地,法肯豪森一行结束了访华之旅,搭乘中国太平洋舰队的武悼天王号航母返回欧洲。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名为向法国复国军运送补给,但是考虑到欧洲复杂的局势,为了能够应付可能发生的战斗,欧阳云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签发命令,责成国防部给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配备足够数量的航母和辅助舰艇,使得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的航母数量一下子达到了六艘,护航舰艇则达到了五十八艘。

    六艘航母,其中有刚刚加入现役的唐高宗号和明太宗号。这两艘航母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卢汉妮现在当然算作中国人)完成,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现代化造型,即,外观和后世的航母几乎一模一样。这有悖于当今航母布局理念的设计问世之初还曾遭受众多“专家”的质疑,不过在完成试航之后,因为其展现了极好的适航性以及实用性,这些质疑声便纷纷变成了赞美。乃至于在年前的首批国家院士提名活动中,还有人呼吁国家工程院应该破格吸收卢汉妮为院士,借此公然大拍欧阳云的马屁。

    第3189章 战时国家管理体制

    浩浩荡荡的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刚刚驶出海南岛,就被美国人的侦察机给侦察到了。消息传到白宫,杜鲁门当时就慌了。如果中国舰队这一次的攻击目标是菲律宾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他出兵欧洲的意图。时至今日,即使美国人嘴上还逞强,不认为中国的海军力量已经足以威胁到美国的太平洋利益。但是私下里,中国太平洋舰队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那些将军们,不知道多少次有幻想通过一次决战性质的海战彻底埋葬这支新兴舰队,然而,临到最后,鉴于美国海军当前的现状,却又没人敢真正提出来。

    美太平洋舰队连续三次的全军覆灭,损失的舰艇固然令美国人心痛,但这还不是关键。让美国人真正不能承受的,是海军一线官兵的伤亡。海军不同于陆军,其专业性更强,因此军官的养成也格外的困难。连续三次的全军覆灭,几乎耗光了美太平洋舰队的现役和储备海军军官。如此一来,固然美国人依旧有能力迅速的建造出更多的航母,能够重新将太平洋舰队的架子搭起来,可是缺少了富有实战经验的一线指挥官,即使是杜鲁门这个门外汉也知道,再对上中国人依旧可能是送菜。

    这也是美国人强烈要求英国人介入太平洋海战的主要原因。英国人的远洋舰队才刚刚组建完成,进入太平洋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国人的航母舰队就向菲律宾开了过来。没有可以相抗衡的海军,美国人可不认为单凭陆军就能抵御住中国人的进攻。而如果再来一次菲律宾大撤退,那美国还有重来的机会吗?中国可不是日本!

    “暂停帕劳攻势,全力守卫吕宋岛。中国人如果胆敢发起登陆,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也必须将中国人挡在吕宋岛东部。只要我们能顶住中国人的进攻超过两个月,我就有办法说动英国人和日本人发动一场针对中国人的围歼战。是的,我们必须通过一场围歼战来打击中国人的士气。诸位将军,难道你们不觉得中国人现在太顺了吗……”

    这段时间,因为美国的国际形势空前恶劣,杜鲁门显然狠补了一番军事常识。这番话讲出来,虽然缺少细节上的东西,但是大方向却把握住了。

    从学兵军崛起开始,用“太顺”来形容中国还真是恰如其分。国内战场不必论,从学兵军入主广州开始,日本人就打不动了。及至学兵军将福建还有浙江皆收入囊中,日本人更是一直被压着打,乃至于最终不得不退出大部分中国地区,龟缩到东北三省。学兵军不仅在国内战场上一直保持对日军的压制状态,在国外战场同样如此。细想起来,不管是中南半岛的战争还是马来半岛的战争,乃至于澳洲之战,只要中国军队出现的地方,日军无一一一败北。

    中国军队的“太顺”,还可以体现在援苏之战和南美之战中。值得一提的是,苏俄战场态势的转变,正是在中国远东远征军加入战场之后。至于南美之战,那更是美国人集体的痛,似杜鲁门,每每想起心脏便会不自禁的一阵禁脔,同时,对麦克阿瑟越发的深恶痛绝。

    南美战局发生到如今地步,麦森雇佣军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偏偏,似杜鲁门等熟悉内情的人都很清楚,麦森雇佣军虽然顶着雇佣军之名,实则上其战力却不亚于正规部队。令美国人更为不甘的是,麦森雇佣军在南美洲等于本土作战,偏偏,被中国人撵得象狗似的,毫无还手之力。南美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出于这个理念,南美国家在美国人心中,那就是自家天然的小兄弟。美国人多少秉承有英国人的绅士个性,或许不至于对这些小兄弟动辄打骂,但是对于这些小兄弟在自家面前永远保持毕恭毕敬的姿态还是很享受的。只是,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臆想中了。干涉巴西战争失利,美国就好像被扒掉了虎皮一样,虽然还不至于沦落到绵羊人尽可欺的地步,但是却也再也不可能在南美国家面前保持老大哥的地位了。

    “那还有必要继续向菲律宾增兵吗?根据前一次会议上您的建议,这些部队本来会被用于欧洲战场。”国防部长马歇尔问道。